[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生态溢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29592.1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53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申凌云;邹海星;余海洪;朱长城;罗鹏;覃列宇;颜旭旺;吴升全;何易;杨建萍;章舒;兰观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川生态城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E03F3/02;E03F5/14;A01G9/02;B01D36/04;B01D29/5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韩雪 |
地址: | 620500 四川省眉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生态 溢流 结构 | ||
1.一种移动式生态溢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式平台(1)和软管(2);软管(2)连接移动式平台(1)底端;所述移动式平台(1)上端呈弧形,形成凹槽结构,平台(1)壁设置有溢流孔(3),用于水进入平台(1);平台(1)底部设置有与软管(2)连接的通孔(4),通孔(4)周围设置有挡壁(8),用于使平台(1)底部形成溢流槽(5),当溢流槽(5)水满后,水会进入软管(2)排出;溢流槽(5)内还设置有过滤网(6),用于过滤水中杂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生态溢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平台(1)和软管(2)均位于水中,平台(1)漂浮在水面上;所述溢流孔(3)位置与水体的溢流水位的高度一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生态溢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2)一端连接平台(1),另一端连接水体底部的溢流管,用于将平台(1)中的水通过溢流管排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生态溢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槽(5)上还设置有水生植物,用于稳定水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生态溢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壁(8)顶端还设置有拦截网(7),用于拦截水生植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式生态溢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水生植物位于过滤网(6)和拦截网(7)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生态溢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壁上还设置有水生植物需水补给孔(9),用于给水槽中的水生植物补水;所述补给孔(9)位于溢流孔(3)下方,与水体正常位于高度一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生态溢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为非形变材料;软管(2)为可形变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川生态城投资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川生态城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2959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支持远程可用性测试的即插即检单元
- 下一篇:一种不动产测绘测量仪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