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油沟超静音深沟球轴承保持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29712.8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85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杨益民;刘帅;刘晓媛;黄帅;于耀欣;曹万杰;孙德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广庆 |
主分类号: | F16C33/38 | 分类号: | F16C33/38;F16C33/66 |
代理公司: | 济南恒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91 | 代理人: | 翟攀攀 |
地址: | 252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油沟超 静音 深沟 球轴承 保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油沟超静音深沟球轴承保持器,包括保持器主体,保持器主体上设有多个球兜,球兜内设置有与钢球点接触的限位单元,限位单元上设置有为钢球运动供油的储油单元。本实用新型在深沟球静音轴承保持器球兜两侧与轴承钢球形成点接触的基础上,把球兜顶部由弧线结构改为直线结构,实现了球兜顶部和轴承钢球的点接触,并在球兜顶部直线和球兜两侧直线夹角部位设计两条储油沟槽,保持器球兜和轴承钢球由“两点一线接触结构”改变为“带两条储油沟槽的三点接触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轴承保持器,具体涉及一种双油沟超静音深沟球轴承保持器,属于轴承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常规钢球保持器的球兜为弧线结构,钢球与球兜为弧线与弧线形成的线接触,球兜内无储油沟,摩擦阻力大,噪音大,发热量大。
如图2所示,深沟球静音轴承保持器球兜顶部为弧线设计,球兜两侧为直线设计,轴承滚动体钢球与球兜两侧接触时为点接触,与球兜顶部接触时为弧线和弧线之间的线接触,和点接触相比,摩擦阻力大,噪音大,发热量大。
所以急需研发一种摩擦阻力小,噪音小,发热量小的双油沟超静音深沟球轴承保持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双油沟超静音深沟球轴承保持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双油沟超静音深沟球轴承保持器,包括保持器主体,保持器主体上设有多个球兜,球兜内设置有与钢球点接触的限位单元,限位单元上设置有为钢球运动供油的储油单元。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限位单元包括在球兜上设置的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和第三支撑面。
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和第三支撑面在球兜圆周向的截面为弧形。
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和第三支撑面在垂直于球兜圆周向的截面分别为直线。
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之间的夹角以及第三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之间的夹角均为钝角。
进一步优化:所述储油单元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之间的第一储油槽。
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三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储油槽。
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储油槽和第二储油槽在球兜圆周向的截面分别为弧形。
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储油槽在垂直于球兜圆周向的截面为弧形,且该弧形的内径略小于钢球的外径。
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储油槽在垂直于球兜圆周向的截面为弧形,且该弧形的内径略小于钢球的外径。
使用时,第一储油槽和第二储油槽内会储存一定量的润滑油,在钢球与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和第三支撑面之间缺少润滑油时,第一储油槽或第二储油槽便向外输出润滑油。
本实用新型在深沟球静音轴承保持器球兜两侧与轴承钢球形成点接触的基础上,把球兜顶部由弧线结构改为直线结构,实现了球兜顶部和轴承钢球的点接触,并在球兜顶部直线和球兜两侧直线夹角部位设计两条储油沟槽,保持器球兜和轴承钢球由“两点一线接触结构”改变为“带两条储油沟槽的三点接触结构”(如图6、7所示)。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常规钢球保持器在背景技术中运行状态的分析示意图;
图2为现有深沟静音钢球保持器在背景技术中运行状态的分析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局部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广庆,未经刘广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297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体感靶系统
- 下一篇:双油沟超静音深沟球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