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化气体船压缩机底部空间的减振加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30001.2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49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温保华;邵波;彭向阳;鲁肃;杨晓锐;刘文华;闻静;周晓明;陈麟;张青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3B17/00 | 分类号: | B63B17/00;B63B25/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刘宗磊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化 气体 压缩机 底部 空间 加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化气体船压缩机底部空间的减振加强结构,由设置在相邻液罐气室与甲板之间的空隙中的上墩垂直板、上墩开孔斜板、上墩水平板和上墩肘板组成,上墩垂直板竖直焊接在主甲板下表面并平行于货舱横舱壁,上墩水平板水平焊接在货舱横舱壁侧壁并平行于主甲板,上墩水平板高度低于上墩垂直板并且上墩水平板和上墩垂直板中间焊接固定有上墩开孔斜板,上墩开孔斜板设置有一排开孔,在上墩开孔斜板和主甲板下表面之间竖直焊接有若干上墩肘板,各上墩肘板分别竖直焊接在相邻的两个开孔之间。本实用新型既极大地提高压缩机下的结构刚度,有效降低振动水平,还能不影响压缩机房间布置和船舶视线情况下有效地控制结构重量,易于船厂施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化气体船,具体涉及到一种液化气体船压缩机底部空间的减振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对C型舱的液化气体船而言,受限于露天甲板上液罐气室和露天甲板上密密麻麻的管系和检查通道的影响,压缩机房间布置一般都限制于两个气室之间布置。如图1所示,在两个液罐气室02之间的正上方甲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压缩机03的底座01。
货物压缩机作为压缩机间的主要设备和主要激振源,其正常工作转速相对较高600rpm~1000rpm,激振力较大,其激振频率与单层平甲板结构整体板架频率比较接近,容易发生甲板共振现象,引起整个甲板上管系和走道振动,严重时可能引起管系连接节点或法兰破坏,从而可能引起气体的泄漏,引发较为严重的后果。同时随着振动新标准ISO-20283生效,船东对船体振动要求更高以及设备商本身对货物压缩机增加的振动要求,因而在设计阶段需重视压缩机振动加强结构设计。传统的压缩机加强方式一是采用甲板下结构加强,由于单甲板强横梁跨距较长且梁高度受限,往往加强结构做了不少,但振动仍然很大,减振效果比较差;二是在甲板上增加约900mm高的隔层,可以解决压缩机共振问题,但重量增加较多且压缩机房间过高可能会影响到船舶视线。
控制压缩机引起振动的关键是要控制压缩机机座下振动响应速度,由于振动能量和速度平方成正比,而控制速度响应的关键方法之一是增加结构刚度,因此采用合理结构布置形式有效提高压缩机下结构刚度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
为了抵抗压缩机传递给船体结构的循环载荷以及增加压缩机下的结构刚度,货物压缩机位置应尽可能横跨横舱壁布置,但大多数情况下由于甲板上方压缩机房间布置的限制,很难满足此要求,因而需要单独考虑压缩机下振动结构加强。传统上压缩机振动加强方式有如下两种方式:
方式一:采用加密甲板强横梁结构和增加甲板板厚的方法,通过增加主甲板下面甲板强横梁数量和增加主甲板板厚来提高整个甲板的刚度。其缺点在于,对于跨距较大单甲板结构,由于货舱液罐高度的影响,甲板强横梁高度受到限制,加密甲板强横梁对提高甲板整体刚度的效果相对有限,加密构件达到一定极限后,由于自身结构重量的增加对振动频率改善作用很小。同时由于此加强方法在压缩机下面并不能提供比较强有力的支撑或约束作用,压缩机引起的振动是可以传导至与整个货舱甲板,其结构加强的范围应至少考虑整个压缩机房间,导致结构重量增加较多。因而此加强方法对跨距较小的甲板结构可能有效,但对大跨距甲板结构,效果比较有限。
方式二:是在主甲板上方设置约900mm高的双层甲板,甲板宽度至少延伸至顶边舱内。通过在主甲板上方双层隔离甲板,提高压缩机下甲板刚度。其缺点在于,虽然此加强方式虽然有效果,但减少了压缩机房间有效层高,因而需要增加压缩机房间高度,从而可能对船舶的视线和管系布置产生不利的影响。此外,900mm左右高的隔离空舱也比较重,会增加更多的结构重量,同时导致压缩机间地板存在高度差,不利于众多设备、电缆管系的布置,也不利于船员的日常维修通行。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未经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300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珠套螺杆总成
- 下一篇:一种用于滚装船的舷墙滚柱导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