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呼吸T管集水杯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31334.7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58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州;杨顺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六安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8 | 分类号: | A61M16/08 |
代理公司: | 合肥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8 | 代理人: | 宋萍 |
地址: | 237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集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呼吸T管集水杯,包括有通过螺纹连接的上杯体和下杯体,上杯体侧部设有连接管,上杯体顶部敞口,上杯体的口部上方设有顶棚;上杯体内壁上固定有一体的倒锥形的内杯体,内杯体的下口部向内侧弯曲形成环形的缓冲槽;所述下杯体上部侧壁设有穿孔,下杯体底部密封连接有输液管,输液管螺旋缠绕在下杯体表面且输液管活动端插入所述穿孔并伸入下杯体内。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临床中气管切开患者经T管高流量温湿化氧疗,出气口暴露于空气当中的问题,解决了冷凝水污染患者被服和外环境的问题。减少了职业暴露。降低了医疗成本,增加了患者舒适度。减轻了临床护理的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呼吸T管集水杯。
背景技术:
重症监护室内,患者多数有呼吸、循环衰竭的症状,需要使用经T管温湿化氧疗支持呼吸。在其临床应用过程中,经呼吸湿化器加湿加温的气体及患者呼出的气体会在T管中形成大量的冷凝水,冷凝水会直接从T管的出气口流出而污染患者的床单及病员服,此类湿化环境极易导致患者环境污染及院内感染的发生;故,一般呼吸T管的出气口直接通向大气,这样,冷凝水可以直接从出气口流出,但是又存在冷凝水弄湿患者的衣褥问题。倘若冷凝水中伴有患者痰液或病毒,那更是对患者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医护人员更容易被感染,威胁了医护人员及其他患者的健康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呼吸T管集水杯,解决了临床中气管切开患者经呼吸T管高流量温湿化氧疗,出气口暴露于空气当中的问题,避免了冷凝水外流造成的各种危害。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呼吸T管集水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上杯体和下杯体,上、下杯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上杯体侧部设有一体的用于与呼吸T管出气口连通的连接管,上杯体顶部敞口,上杯体的口部上方设有顶棚,所述顶棚两端分别固定在上杯体的口部两侧;所述上杯体内壁上固定有一体的倒锥形的内杯体,内杯体的下口部向内侧弯曲形成环形的缓冲槽。
所述顶棚的作用是对冷凝水中存在的水雾、病毒、气溶胶等物质具有一定的遮挡作用,避免这些有害物质直接从上杯体口部飘出危害到医护人员以及周围环境。
所述下杯体上部侧壁设有穿孔,下杯体底部密封连接有输液管,输液管螺旋缠绕在下杯体表面且输液管活动端插入所述穿孔并伸入下杯体内。由于输液管是透明的,通过输液管的应用,利用了连通器原理,可以根据输液管实时观测到下杯体内冷凝水的量,方便医护人员判断什么时候需要倒掉下杯体内的冷凝水。
所述的一种呼吸T管集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杯体表面设有螺旋状凹槽,所述输液管嵌入螺旋状凹槽内并沿着螺旋状凹槽的方向螺旋缠绕在下杯体外表面。在下杯体表面设螺旋状凹槽,让输液管嵌入到螺旋状凹槽内,可以防止输液管折弯,保障输液管一直处于畅通状态。
所述的一种呼吸T管集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内套装有硅胶塞,所述硅胶塞中部设有供输液管插入的插孔,所述输液管的活动端为斜口。输液管活动端设置为斜口,方便插入到硅胶塞中。硅胶塞的应用也可以避免冷凝水从穿孔部位流出。
医护人员的具体操作方法为:
本实用新型用于连接在呼吸T管的出气口外,用于承接呼吸T管中的冷凝水,防止冷凝水外流造成的各种危害。
具体操作流程是:将上杯体上的连接管与呼吸T管的出气口连通,呼吸T管内的冷凝水直接从出气口部位流入。冷凝水从连接管流入后,沿着上杯体的内壁流入到内杯体中,这样可以避免冷凝水流到上、下杯体的连接部位造成渗漏。冷凝水沿着内杯体往下流,会经过内杯体底部的缓冲槽,缓冲槽内水满后,冷凝水再从缓冲槽部位淋入下杯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六安市人民医院,未经六安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313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升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库房用密封防盗门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