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混凝土浇筑引流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33888.0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27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飞;刘吉俊;李开宇;汪波;邓鹏飞;何双阳;张俊超;王奕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曹廷廷 |
地址: | 20013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混凝土 浇筑 引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混凝土浇筑引流槽装置,包括若干个引流槽组件和一块挡板,每个引流槽组件包括呈凹槽状的引流槽本体、若干个第一连接件和若干个支撑架;其中,若干个引流槽组件的引流槽本体依次可拆卸连接;支撑架包括伸缩杆,伸缩杆能够调节与引流槽本体延伸方向的夹角。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组合式混凝土浇筑引流槽装置,解决了无混凝土泵车和输送车情况下混凝土浇筑输送不便的问题,而且适用空间相对较小、环境复杂的工况,进一步地,通过拼接的方式使得组合式混凝土浇筑引流槽装置的引流长度不再受任何局限。在不使用时可以将伸缩杆调到与引流槽平行位置,方便运输与存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设施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组合式混凝土浇筑引流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智慧城市的建设以大数据为核心要素,涉及到电力、水利、通讯、交通设施、基础设施等多类数据,通过物联网基础设施、云计算基础设施、地理空间基础设施等不断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赋能。提高施工质量有利于基础数据采集,尤其是在进行桥梁、框架桥建设以及地下基础设施如基坑、地下隧道、地下管线通道等建设时,以及混凝土浇筑质量要求较高或浇筑场地地质条件不算良好尤其是地下基础设施施工时。现有技术中,大多数项目施工采用的是混凝土泵车、混凝土输送车进行混凝土浇筑。但该方法存在如下缺陷:
一、混凝土泵车臂架高度较高,在一些施工地段,由于受施工现场空间的限制,对施工造成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在桥梁下方施工或临近铁路线、其他危险构筑物时局限性就大大增强,难度和危险系数成倍增加。
二、使用混凝土泵车,泵送混凝土普遍具有塌落度大的特点,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表观性能和结构功能。
三、在施工空间相对较小、环境复杂的工况下,无法采用混凝土泵车、混凝土输送车或混凝土泵车进行浇筑,人工作业效率较低且不安全。
四、由于使用混凝土泵车浇筑造价增加很大,浇筑混凝土的成本也就随之增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1820198596.4公开日为2018年11月02日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新型的水利工程混凝土溜槽”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水利工程混凝土溜槽,包括溜槽板本体和支架,该方案虽然能够可拆卸连接,但是,该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一、在使用过程中溜槽无法固定易导致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溜槽晃动,浇筑质量难以保证;二,支架不可调整高度,使用范围受限,重复利用率低;三,支架不可折叠,不便于溜槽的转运和存放。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组合式混凝土浇筑引流槽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日益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该实用新型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混凝土浇筑引流槽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混凝土溜槽的支架高度不可调节,不便于存放以及适用范围受限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组合式混凝土浇筑引流槽装置,包括若干个引流槽组件和一块挡板,每个所述引流槽组件包括呈凹槽状的引流槽本体、若干个第一连接件和若干个支撑架;其中,若干个所述引流槽组件的所述引流槽本体依次连接;
所述引流槽本体的两端分别为进口端和出口端,前一所述引流槽本体的出口端与其相邻的后一所述引流槽本体的进口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338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