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轻量化车门侧防撞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34481.X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89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鹤咏;孙兴;张玉超;周正兴;赵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英利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104 | 代理人: | 孔珍 |
地址: | 3018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量化 车门 侧防撞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轻量化车门侧防撞梁结构,包括:主防撞梁,主防撞梁的两端均与内门板和/或外门板固定连接;轻量化辅助防撞梁,轻量化辅助防撞梁的一端与主防撞梁中部固定连接,轻量化辅助防撞梁的另一端与内门板和/或外门板后侧固定连接,轻量化辅助防撞梁位于主防撞梁上方;加劲肋,用于增加主防撞梁与门板之间的连接强度。车门后部发生局部撞击时,本实用新型的轻量化辅助防撞梁能够进行良好的支撑作用,其能够顺利的将冲击力传递给门板及主防撞梁,这种受到局部撞击多根防撞梁共同支撑的方式提升了车门的整体抗冲击性能;轻量化辅助防撞梁的结构以及减重孔的设置在保障抗冲击性能的情况下降低了车门重量,间接提升了车辆的操控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轻量化车门侧防撞梁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的车门侧防撞梁用于应对来自侧面的撞击,受到撞击时能够有效减少撞击物侵入驾驶室的程度,从而减少对车内人员的伤害。传统的侧防撞梁为一根前高后低的圆管型防撞梁,足以应对高度较低撞击物,但对于较高的撞击物,尤其撞击点在车门后部,也就是车内人员躯干所在的位置,传统的侧防撞梁很难对车内人员进行有效的保护。因此,一些厂商对侧防撞梁进行的加强,现有的一般做法是设置多根规格相同或近似的防撞梁,以覆盖更大的保护面积,该方式一方面增加了车重,与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另一方面受到局部撞击时,仅由局部的防撞梁承受冲击力,抗冲击能力较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轻量化车门侧防撞梁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轻量化车门侧防撞梁结构,包括:
主防撞梁,主防撞梁的两端均与内门板和/或外门板固定连接;
轻量化辅助防撞梁,轻量化辅助防撞梁的一端与主防撞梁中部固定连接,轻量化辅助防撞梁的另一端与内门板和/或外门板后侧固定连接,轻量化辅助防撞梁位于主防撞梁上方;
加劲肋,加劲肋位于主防撞梁与门板的连接处,用于增加主防撞梁与门板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的,主防撞梁为截面为椭圆形的管桩。
进一步的,主防撞梁为前高后低的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加劲肋为板状且分别从主防撞梁与门板连接处的两侧与之相连。
进一步的,轻量化辅助防撞梁包括主支撑板,主支撑板上沿长度方向冲压有若干道用于增加其抗冲击强度的沟槽,沟槽上设有若干减重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车门后部发生局部撞击时,本实用新型的轻量化辅助防撞梁能够进行良好的支撑作用,其能够顺利的将冲击力传递给门板及主防撞梁,这种受到局部撞击多根防撞梁共同支撑的方式提升了车门的整体抗冲击性能;轻量化辅助防撞梁的结构以及减重孔的设置在保障抗冲击性能的情况下降低了车门重量,间接提升了车辆的操控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轻量化辅助防撞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防撞梁;2-轻量化辅助防撞梁;21-主支撑板;22-沟槽;23-减重孔;3-加劲肋;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轻量化车门侧防撞梁结构,包括:
主防撞梁1,主防撞梁1的两端均与内门板和/或外门板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英利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英利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344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甲状腺手术三点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电池支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