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34651.4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63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东峰 |
主分类号: | H02K7/00 | 分类号: | H02K7/00;H02K7/108;H02K7/11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白袖龙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属于动力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以及设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之间的电磁离合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电机上设有第一转子轴,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设有第二转子轴,且所述第二电机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转子轴相传动设置的的延伸后轴;所述电磁离合器组件包括第一电磁离合和第二电磁离合;所述第一电磁离合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传动设于所述第一转子轴和所述第二电机的外壳上;所述第二电磁离合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传动设于所述第一转子轴和所述延伸后轴上。该装置能够具备双电机转矩耦合提高总转矩及拓宽恒转矩区间两种功能且可通过调整电磁离合器组件灵活地进行功能切换,提升了电机功能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动车一般为单电机或双电机驱动。单电机一般为永磁同步电机,虽然转速范围宽广,随着转速增加,扭矩下降,车辆为了维持高速,大大增加了电能消耗。双电机驱动一般为前后布局,提升了了车辆动力性能和最高车速,但是在控制和车辆结构方面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和成本。
所以,如何使电机进一步提高加速性能,并具备更宽广的恒转矩区间是一直困扰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技术难题。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状况,本实用新型申请人做了大量反复而有益的探索,最终产品取得了有效的成果,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机结构不合理导致电机加速性能较差、恒转矩区间较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之间的电磁离合器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电机上设有第一转子轴,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设有第二转子轴,且所述第二电机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转子轴相传动设置的的延伸后轴;
所述电磁离合器组件包括第一电磁离合和第二电磁离合;
所述第一电磁离合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传动设于所述第一转子轴和所述第二电机的外壳上;
所述第二电磁离合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传动设于所述第一转子轴和所述延伸后轴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均设于套筒体内;
所述第一电机的外壳与所述套筒体内壁相固接,所述第二电机的外壳与所述套筒体的内壁以轴线相转动设置;
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之间同轴线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机的外壳与所述套筒体之间设有轴承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设有沿所述套筒体方向延伸的第一转子轴,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设有沿所述套筒体方向延伸的第二转子轴;
所述第一电磁离合和所述第二电磁离合均位于所述第一电机在第一转子轴的朝向端与所述第二电机在延伸后轴的朝向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体内还设有第三电磁离合;
所述第三电磁离合的第三主动摩擦片滑动设于所述套筒体的内壁,所述第三电磁离合的第三从动摩擦片与所述第二电机的外壳相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电磁离合电接有第二输电端,所述第二输电端与外部电源相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体内设有滑环结构;
所述滑环结构包括滑环定子以及转动设于所述滑环定子上的滑环转子,其中所述滑环定子电连接有第一输电端,所述第一输电端与外部电源相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东峰,未经刘东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346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试剂盒转运设备
- 下一篇:一种防眩光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