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内嵌在金属管道三通交汇处的陶瓷三通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36786.4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07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马俊峰;邵毅;马鸣骁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鼎盛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7/06 | 分类号: | F16L57/06;F16L4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许延丽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金属 管道 三通 交汇 陶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适用于内嵌在金属管道三通交汇处的陶瓷三通,涉及阀门的技术领域。它是由安装在金属管道三通交汇处且内嵌于金属主管中的陶瓷主管、内嵌于金属过渡管中的陶瓷过渡管、内嵌于金属支管中的陶瓷支管交汇连通后构成的整体陶瓷三通;陶瓷主管与陶瓷过渡管相连接、内腔相同且共轴线布置,陶瓷支管与陶瓷过渡管相连接、两者的内腔轴线以相交方式布置;在陶瓷过渡管的外表面中加工出一个用于连接陶瓷支管的平面,平面的宽度不小于陶瓷支管的外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接头处无缝隙、耐磨性强、使用寿命长、减少更换和维修的陶瓷三通,内嵌在工业金属管道三通交汇处后大大提高金属管道三通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满足多种恶劣工矿的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的技术领域,具体讲涉及一种适用于内嵌在金属管道三通交汇处的陶瓷三通。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物料在输送过程中需要借助管道网络,这种互通管道网络有许多的交汇连接点,来实现物料的分流或汇聚,三通就是其中的一种。一般工业用三通是用钢管焊接的,这是因为两条管道相交处的相贯线也常常是不规则的曲线,普通金属管可以通过割焊实现相贯线的无缝连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因为物料的流动方向在三通处发生了改变,所以三通处的严重磨损是管网系统普遍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是物料流速快、介质硬度高的输送系统,三通磨损快、使用寿命短,更换维修麻烦一致是比较突出的技术难题。有人提出使用高硬度耐磨材料来制作工业三通,但是高硬度耐磨材料难于加工出不规则的管道相贯线,如果在工业三通衔接处有缝隙,则三通在接缝处很快会磨穿,根本起不到预期的延长三通使用寿命的设想。为此,需要设计出一种接头处无缝隙、耐磨性强、使用寿命长、减少更换和维修的工业三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内嵌在金属管道三通交汇处的陶瓷三通。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接头处无缝隙、耐磨性强、使用寿命长、减少更换和维修的陶瓷三通,将本实用新型内嵌在工业金属管道三通交汇处后可以大大提高金属管道三通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满足多种恶劣工矿的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适用于内嵌在金属管道三通交汇处的陶瓷三通是由安装在金属管道三通交汇处且内嵌于金属主管中的陶瓷主管、内嵌于金属过渡管中的陶瓷过渡管、内嵌于金属支管中的陶瓷支管交汇连通后构成的整体陶瓷三通(利用高硬度耐磨的陶瓷材料制成整体陶瓷三通,将陶瓷三通内嵌在工业金属管道三通交汇处后可以大大提高金属管道三通的使用寿命,满足多种恶劣工矿的使用要求);所述陶瓷主管与陶瓷过渡管相连接、内腔相同且共轴线布置,陶瓷支管与陶瓷过渡管相连接、两者的内腔轴线以相交方式布置(陶瓷主管、陶瓷支管均与陶瓷过渡管连通,形成三通结构,进而实现物料的分流或汇聚);在所述陶瓷过渡管的外表面中加工出一个用于连接陶瓷支管的平面,所述平面的宽度不小于陶瓷支管的外径(利用平面对接方式来连接陶瓷过渡管与陶瓷支管,一方面可以避免出现相贯线,大大简化拼缝结构;另一方面,也满足高硬度的陶瓷材料适合磨削加工、尤其适合平面磨削加工的工艺特性,可以先借助金刚石砂轮进行磨削加工出平面,再经平面磨床加工成高精度的镜面,这样就可以保证接头对接后接头处无缝隙,增强耐磨性,提高使用寿命,满足各种恶劣的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陶瓷支管与陶瓷过渡管的相交方式为斜交。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陶瓷支管与陶瓷过渡管的相交方式为垂直相交。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陶瓷主管的数量为两个,一个以共轴线方式连接在陶瓷过渡管的进口端,另一个以共轴线方式连接在陶瓷过渡管中与进口端共线相对的出口端;所述陶瓷支管的数量为一个,以相交方式连接陶瓷过渡管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陶瓷主管的数量为一个,以共轴线方式连接在陶瓷过渡管的一端(进口端或出口端);所述陶瓷支管的数量为两个,均以相交方式连接陶瓷过渡管的中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鼎盛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鼎盛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367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物料粉碎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光路光固化3D打印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