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水量的大米捣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38212.0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15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董范武;王仁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源源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7/08 | 分类号: | B02C7/08;B02C7/11;B02C7/18;B02C2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戴丽伟 |
地址: | 4326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量 大米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水量的大米捣泥装置,包括机架;碾磨机构,设置在机架中部;进料机构,设置在机架上,与碾磨机构的入料孔连通;浆液容器,成开口向上的盒状,所述浆液容器底部设有若干透水孔;透水容器,设置在浆液容器的正下方,正对若干透水孔;水泵,进水端与透水容器内部连通,出水端与碾磨机构连通;导液机构,设置在碾磨机构外侧,引导碾磨机构碾磨的浆液进入浆液容器中。本实用新型在仅添加少量清水的情况下可以对大量的大米进行捣泥处理,避免后续的静止过滤操作,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生产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水量的大米捣泥装置。
背景技术
米线,是中国南方地区非常流行的美食;米线以大米为原料,经捣泥、蒸煮和压条等工序制成的条状的制品。在米线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大米糯米捣成泥状,这样方便后续的米线挤出,在常规的捣泥设备中,需要添加大量的清水作为捣泥的润滑液,从而使得大米可以被捣得更细,使得米线的口感更细腻。但是由于在捣泥过程中添加了较多的水,使得需要将捣泥完成的浆液静止过滤较长的时间,延缓了生产了进度,同时静止的时候为了防止大米腐败发酵还需要对其进行低温处理,极大的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低水量的大米捣泥装置,在仅添加少量清水的情况下可以对大量的大米进行捣泥处理,避免后续的静止过滤操作,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低水量的大米捣泥装置,包括,
机架;
碾磨机构,设置在机架中部;
进料机构,设置在机架上,与碾磨机构的入料孔连通;
浆液容器,成开口向上的盒状,所述浆液容器底部设有若干透水孔;
透水容器,设置在浆液容器的正下方,正对若干透水孔;
水泵,进水端与透水容器内部连通,出水端与碾磨机构连通;
导液机构,设置在碾磨机构外侧,引导碾磨机构碾磨的浆液进入浆液容器中。
进一步地,所述碾磨机构包括,
上碾盘,固定在机架上,下表面设有上碾磨面;所述上碾盘中部设有贯穿的入料孔;所述入料孔与进料机构连通;所述上碾盘上还设有贯穿的入水孔,所述入水孔与水泵的出水端连通;
电机,垂直的设置在机架上;
伸缩杆,一端与电机的转轴固接;
压力弹簧,外套在伸缩杆上,一端与伸缩杆的底端相抵
下碾盘,与伸缩杆的另一端固接,压力弹簧的另一端与下碾盘的下表面相抵,所述下碾盘的上表面设有下碾磨面,所述上碾磨面与下碾磨面向配合;所述导液机构设置在下碾磨盘上,引导从上碾磨面与下碾磨面流出的浆液。
进一步地,所述下碾盘的上表面为漏斗形;所述上碾盘的下表面从外到内依次包括第一环形面、第二环形面、圆形面;
所述第一环形面与下碾盘的上表面匹配;所述第二环形面为倒置的漏斗形;所述圆形面水平;所述第二环形面和圆形面与下碾盘的上表面围成容纳腔体,所述入料孔穿过圆形面与容纳腔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形面的表面粗糙度小于第二环形面,所述第二环形面的粗糙度小于圆形面;所述下碾盘的上表面上第一环形面的投影区域的粗擦度与第一环形面的粗糙度相同;所述下碾盘的上表面上第二环形面的投影区域的粗擦度与第二环形面的粗糙度相同;所述下碾盘的上表面上圆形面的投影区域的粗擦度与圆形面的粗糙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源源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源源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382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制混凝土板式楼梯结构性能试验装置
- 下一篇:纸箱加工自动排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