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沉水植物无土栽培模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38252.5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84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致敬;王霞;应新兵;彭小江;王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朗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无土栽培 模块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沉水植物无土栽培模块结构,包括通过上盖板、下底板构成的模块,位于模块内设有若干个定植篮,定植篮的篮口位于上盖板上,位于定植篮下方的模块内设有基质层,在若干个定植篮间隔处的上盖板上设有若干个透光灯,位于模块的两侧设有插接卡扣,透光灯通过电线连接至插接卡扣的电插口上,若干个模块通过插接卡扣连接,并将电插口连接,从而让透光灯均导电。达到了提升水质处理能力、增加水底景观,着床模块可拼接,运输方便,植物生长可控性高,种植安装技术简单,牢固度高,栽培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域底部植物栽培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沉水植物无土栽培模块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深水区的沉水植物栽培装置,申请号(CN201420476448.6),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长条形的软性填料,该软性填料作为沉水植物无土栽培的基质,用于支撑沉水植物的根系;在软性填料的下端固定有密度大于水的配重块,该配重块沉于水底,在软性填料的上端固定有密度小于水的浮体,使软性填料直立于水中,浮体离水面的高度差为0.5至3米。所述浮体、软性填料、配重块的整体密度大于水。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沉水植物的栽种位置保证阳光能充分照射,使沉水植物能在深水中种植,有效的降低深水区水体中的营养盐浓度,抑制“藻华”的爆发,还具有降低悬浮颗粒物,促进水体中磷的沉降,吸收水体中的污染物,抑制浮游植物生长等作用。本实用新型填补了深水湖泊、河道水质处理的空白,为环境治理作出贡献。
上述的结构不能形成模块化的拼装,同时其功能也不完善,有待创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一种沉水植物无土栽培模块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达到了提升水质处理能力、增加水底景观,着床模块可拼接,运输方便,植物生长可控性高,种植安装技术简单,牢固度高,栽培效率高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沉水植物无土栽培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上盖板、下底板构成的模块,位于模块内设有若干个定植篮,定植篮的篮口位于上盖板上,位于定植篮下方的模块内设有基质层,在若干个定植篮间隔处的上盖板上设有若干个透光灯,位于模块的两侧设有插接卡扣,透光灯通过电线连接至插接卡扣的电插口上,若干个模块通过插接卡扣连接,并将电插口连接,从而让透光灯均导电。
所述的基质层内设置石子。
所述的透光灯是将灯光照射至定植篮内沉水植物的透光灯。
所述的模块内的定植篮呈网格状均匀分布,位于四个定植篮之间安装一个透光灯。
位于定植篮周围的上盖板上设有过水孔。
安装在河流、人造水池、水族馆、鱼缸鱼池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是主要针对水域底部植物栽培的技术,可用于提升水质处理及提升水底景观,使用在水底无土且流动性较大的水域时,具有显著效果。
2、本实用新型使用固定规格尺寸的塑料模块用的植物生长着床,着床模块具有可拼接,运输方便,植物生长可控性高,种植安装技术简介,牢固度高,达到预期效果时间短。
3、本实用新型可用于河流,人造水池,水族馆,鱼缸鱼池,并可安装在水下任意高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朗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朗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382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田灌溉中微咸水与再生水安全组合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采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