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住院病人检查自动签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39283.2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92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沈玉强;周庆利;陈剑;方锴;刘姗娜;刘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浙江省义乌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医共体) |
主分类号: | G07C1/10 | 分类号: | G07C1/10;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郭小丽 |
地址: | 322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住院 病人 检查 自动 签到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住院病人检查自动签到装置,包括佩戴/携带在病人身上的身份标识单元,以及设置在签到处的签到装置,所述身份标识单元内具与相应病人身份信息相关联的RFID标签,所述签到装置包括能够识别RFID标签的第一RFID读写装置和连接于所述第一RFID读写装置的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连接有签到反馈装置,且所述主控单元通过联网模块连接于后台服务器。本实用新型自动识别佩戴在住院病人身上的RFID标签,实现远距离不接触情况下的住院病人检查自动签到功能,避免人工签到带来的种种不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住院病人检查自动签到装置。
背景技术
医技检查单元承担着全院所有的医技检查项目,包括急诊、住院和门诊来源的病人,为了维护秩序和加快检查速度,采用排队叫号方式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措施,而为了确保病人已经到达医技检查单元区域,一般都采用签到方式获取病人当前的状态,即通过签到的方式将病人加入到排队叫号系统的叫号队列。
对于住院病人,每个住院病人手上都会携带手腕带,手腕带上具有存储有相应病人信息的二维码,住院病人进入检查室时需要医技检查师通过查看或扫描方式进行签到及身份核对,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并且,相当比例的住院病人存在年纪大、腿脚不便、本身病情相当严重或手术做完不久行动困难的情况,因此采用传统扫描签到方式会造成签到操作困难,并且,如果住院病人是通过床位运送过来,或者住院病人手臂位置摆放不佳手腕带不能以较好角度展现时,人工签到会比较困难,甚至产生二次伤害事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住院病人检查自动签到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住院病人检查自动签到装置,包括佩戴/携带在病人身上的身份标识单元,以及设置在签到处的签到装置,所述身份标识单元内具与相应病人身份信息相关联的RFID标签,所述签到装置包括能够识别RFID标签的第一RFID读写装置和连接于所述第一RFID读写装置的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连接有签到反馈装置,且所述主控单元通过联网模块连接于后台服务器。
在上述的住院病人检查自动签到装置中,所述签到反馈装置包括连接于所述主控单元的显示模块。
在上述的住院病人检查自动签到装置中,所述签到反馈装置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主控单元的语音播报器。
在上述的住院病人检查自动签到装置中,所述身份标识单元为佩戴在病人手腕上的手腕带,所述RFID标签嵌设在所述手腕带内。
在上述的住院病人检查自动签到装置中,所述手腕带上印制有二维码,所述二维码对应的扫描数字串为相应病人的病历号,医护人员处具有二维码扫描装置,且所述二维码扫描装置连接于所述主控单元。
在上述的住院病人检查自动签到装置中,所述手腕带上印制有相应病人的姓名及病历号。
在上述的住院病人检查自动签到装置中,每个签到装置包括有一个或至少两个分别部署在医技检查单元主要通道位置的第一RFID读写装置,每个第一RFID读写装置均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于所述主控单元。
在上述的住院病人检查自动签到装置中,所述的后台服务器与排队叫号系统相连以将第一RFID读取到的签到病人加入到排队叫号系统的叫号队列。
在上述的住院病人检查自动签到装置中,还包括多个位于各检查科室处的检查报道装置,所述检查报道装置包括第二RFID读写装置和连接于所述第二RFID读写装置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联网模块连接于所述后台服务器。
在上述的住院病人检查自动签到装置中,所述第二读写装置一旁具有连接于所述控制器的语音提示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浙江省义乌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医共体),未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浙江省义乌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医共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392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弧增材制造装置
- 下一篇:复合保温板及复合保温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