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气站场用电控撬电磁干扰屏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41296.3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81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麻宏强;高继峰;王利畏;银永明;陈维国;刘德绪;龚金海;高梓玉;黄雪松;伍丹丹;张尧;吉俊毅;谢天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兰州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濮阳华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6 | 代理人: | 王传明 |
地址: | 10002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气站 用电 电磁 干扰 屏蔽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气站场用电控撬电磁干扰屏蔽装置,包括:电控撬围护结构、贴附在所述电控撬围护结构内壁面的围护结构防辐射层;所述电控撬围护结构内部空间内包括强电系统、弱电系统、变电系统;所述强电系统和弱电系统之间通过防辐射防护卷帘间隔开;所述弱电系统和所述变电系统之间设置有磁屏蔽门;所述电控撬围护结构开设有至少一个电控撬通风口;每个所述电控撬通风口外表面都设置有孔状防辐射层。本新型的集气站场用电控撬电磁干扰屏蔽装置形成了“小型化、系列化、橇装化”电控撬装置,有效避免了电控撬内强弱电干扰问题,从而提高了集气站场仪控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然气集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气站场用电控撬电磁干扰屏蔽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天然气集输领域,电控撬技术刚刚起步,目前的电控撬装置由于内部结构紧凑,强弱电设备布置密集,难以满足现有强弱电设备布置规范要求,这将导致电控撬内强弱电设备之间,及外部电磁干扰对内部设备的电磁干扰,从而引起电控撬内部仪器仪表设备误操作失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缩短建设周期,提升气田地面建设效率,提出一种集气站场用电控撬电磁干扰屏蔽装置,形成带电磁干扰屏蔽作用的“小型化、系列化、橇装化”电控系统集成装置,壁面电控撬内强弱电及供配电系统电磁干扰,满足电控制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气站场用电控撬电磁干扰屏蔽装置,包括:电控撬围护结构、贴附在所述电控撬围护结构内壁面的围护结构防辐射层;所述电控撬围护结构内部空间内包括强电系统、弱电系统、变电系统;所述强电系统和弱电系统之间通过防辐射防护卷帘间隔开;所述弱电系统和所述变电系统之间设置有磁屏蔽门;所述电控撬围护结构开设有至少一个电控撬通风口;每个所述电控撬通风口外表面都设置有孔状防辐射层。
进一步的,所述孔状防辐射层为孔径小于10mm的防辐射材料网。
进一步的,所述围护结构防辐射层为铝箔防辐射胶带、防辐射布料或小孔径铁丝网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集气站场用电控撬电磁干扰屏蔽装置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防辐射防护卷帘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防辐射防护卷帘的升降。
为了集成撬装强弱电及供配电集成系统,解决集成系统存在电磁干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集气站场用电控撬电磁干扰屏蔽装置,形成了“小型化、系列化、橇装化”电控撬装置,有效避免了电控撬内强弱电干扰问题,从而提高了集气站场仪控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缩短天然气集输的建设周期,提升气田地面建设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集气站场用电控撬电磁干扰屏蔽装置平面布置结构图;
图2是集气站场用电控撬电磁干扰屏蔽装置1-1剖面图;
图3是集气站场用电控撬电磁干扰屏蔽装置2-2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兰州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兰州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412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药品安全检测用气相色谱仪
- 下一篇:一种电气自动化备用电源自动切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