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输送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42554.X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58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姚本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海森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9/02 | 分类号: | B65G39/02;B65G39/06 |
代理公司: | 江门创颖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22 | 代理人: | 郭松敬;王建华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门***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输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输送轮,包括轮毂和包覆在轮毂外的弹性耐磨层,由于在弹性耐磨层的侧面中部沿轴向凹陷形成有沉槽型缓冲槽,使弹性耐磨层在受到物料沿径向的压力时,在受力点处可以产生一定范围内的弹性变形,所以在受力瞬间减少了对轮毂的冲击,同时局部加大了弹性耐磨层与物料的接触面积,使物料的输送更平稳。同时由于缓冲槽采用沉槽结构而非通孔结构,这样可以保证弹性耐磨层除缓冲槽外的部位保持实心结构,从而保证弹性耐磨层依然保持足够的抗冲击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输送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传输用滚轮一般是由轮毂、包覆在轮毂外圆面上的弹性耐磨层、分别封装在轮毂两端面的防尘用内端盖、外端盖组成。现有的传输用滚轮上的弹性耐磨层均为实心体结构,用于输送物料时起到的缓冲作用有限,当输送轮受到较大冲击时,往往冲击力会较直接传递至轮毂上,容易使轮毂发生难以恢复的变形,另外,由于缺乏足够的缓冲作用,所以物料在输送过程中容易产生震动,产生较大噪音和不规则偏移,严重影响输送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具有较大缓冲作用、输送物料更平稳且可有效防止轮毂发生变形的新型输送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输送轮,包括轮毂和包覆在所述轮毂外周的弹性耐磨层,在所述弹性耐磨层侧面的中部沿轴向凹陷形成缓冲槽,所述缓冲槽为沉槽。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耐磨层的两侧面均设有所述缓冲槽。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槽有多个,所述多个缓冲槽沿所述弹性耐磨层中部呈圆周分布,所述缓冲槽沿径向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槽为长槽,且其距离所述轮毂中心较远一端的槽宽大于较近一端的槽宽。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缓冲槽的倾斜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缓冲槽为通槽。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槽为沿圆周方向连通形成的闭合槽,在所述闭合的缓冲槽中部设有距离所述轮毂中心较远的槽峰部和较近的槽谷部,所述槽峰部和槽谷部之间圆滑过渡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闭合的缓冲槽沿圆周方向的径向槽宽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输送轮,包括轮毂和包覆在轮毂外的弹性耐磨层,由于在弹性耐磨层的侧面中部沿轴向凹陷形成有沉槽型缓冲槽,使弹性耐磨层在受到物料沿径向的压力时,在受力点处可以产生一定范围内的弹性变形,所以在受力瞬间减少了对轮毂的冲击,同时局部加大了弹性耐磨层与物料的接触面积,使物料的输送更平稳。同时由于缓冲槽采用沉槽结构而非通孔结构,这样可以保证弹性耐磨层除缓冲槽外的部位保持实心结构,从而保证弹性耐磨层依然保持足够的抗冲击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轮毂,2弹性耐磨层,21缓冲槽,211槽峰部,212槽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案及其说明仅用于解析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海森机械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海森机械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425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凹版印刷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陶瓷制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