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电针治疗仪及电针治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43143.2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91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段羽;陈玉龙;成微;刘伟;罗湘义;蒋敏;杨宝林;黄华婷;黄春箭;冼上轩;金波;邓利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德技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0 | 分类号: | A61H39/00;A61H39/08;A61N1/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于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南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电针 治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针治疗仪及电针治疗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壳体、设置壳体内部的主控模块和执行模块、设置壳体两侧的输出组件;主控模块包括接收单元,接收单元将接收外部指令转化为电信号,并传送给执行模块;执行模块用于接收主控模块的电信号并发出治疗信号,治疗信号通过输出组件传递至人体患处穴位;输出组件包括传输线、治疗头,传输线一端连接所述执行模块,另一端连接治疗头,治疗头用于连接人体患处穴位。该治疗仪体积较小,携带方便,两根传输线分别插入式连接壳体相对两侧边缘,避免了传输线缠绕凌乱而造成线路拉扯,通过电针治疗仪与终端设备之间交互,准确的掌握患者治疗数据,提高患者治疗体验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电针治疗仪及电针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电针治疗仪是针灸临床最为常见的治疗仪器之一,在电针上通以感应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波,以刺激穴位,是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尤其对癫痫、神经痛、中风后遗症、肩关节痛、颈椎病等多种疾病有比较好的临床疗效。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大部分电针治疗仪体积都比较大,一般仅适用于医疗机构使用,携带不方便,该类电针治疗仪输出导线较长,虽然可用于离仪器比较远的身体部位,但是实用起来电线凌乱,在使用过程中,导线轻微抖动都会对针灸针产生影响,并容易产生拉扯感,有时会把针灸针抖动掉,导致重新针刺,给患者增加疼痛感,给患者和医护人员都带来很大的不便,影响使用效果。
同时,现有的大部分电针治疗仪都是通过治疗仪上的控制面板进行操作,因此操作空间有限,不能精准的记录患者的各项医疗数据,对二次治疗时不能给出精准度的治疗参数,降低了治疗水平。
因此,开发出一款能够避免针灸针脱落问题及导线过长凌乱造成使用不便,同时能够应用于身体各个部位的便携式电针治疗仪器,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电针治疗仪存在着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导线线路清晰、提高患者治疗体验,同时能精准掌握患者治疗参数的便携式电针治疗仪及电针治疗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便携式电针治疗仪,包括壳体、设置壳体内部的主控模块和执行模块、设置壳体两侧的输出组件;
所述主控模块包括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将接收外部指令转化为电信号,并传送给执行模块,所述外部指令包括治疗参数;
所述执行模块用于接收主控模块的电信号并发出治疗信号,所述治疗信号通过输出组件传递至患者患处穴位;
所述输出组件包括传输线、治疗头,所述传输线一端连接所述执行模块,另一端连接所述治疗头,所述治疗头用于连接患者患处穴位。
优选的,所述主控模块还包括发送单元,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患者治疗数据至终端设备。
优选的,所述电针治疗仪用于放置人体表面,防止因传输线过长产生拉扯感。
优选的,所述传输线数量为两根,两根传输线分别插入式连接所述壳体相对两侧面。
优选的,所述传输线的长度为3cm-20cm。
优选的,所述电针治疗仪还包括壳体内部的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设于壳体边缘的第一充电触点。
优选的,所述壳体相对两侧面设有穿插孔,所述传输线一端通过穿插孔与所述执行模块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治疗头包括针灸针、设置于传输线另一端的弹簧夹,所述弹簧夹用于夹紧所述针灸针,所述针灸针与所述传输线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德技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德技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431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自助体检设备
- 下一篇:智能车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