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定心盘及具有其的跨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44111.4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48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田海增;关晓丽;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G5/00 | 分类号: | B61G5/00;B61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谭玲玲 |
地址: | 161002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具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定心盘及具有其的跨装装置,该固定心盘包括上固定心盘和下固定心盘,上固定心盘上设置有第一滑槽;下固定心盘上设置有第一凸起部,第一凸起部的至少部分插设在第一滑槽内;其中,上固定心盘上设置有第一止挡部,第一止挡部与跨装装置的主体部分的第一定位部插接,以实现上固定心盘与跨装装置的主体部分之间的连接,第一止挡部与第一定位部过盈配合;和/或,下固定心盘上设置有第二止挡部,第二止挡部与车体的第二定位部插接,以实现下固定心盘与车体之间的连接,第二止挡部与第二定位部过盈配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跨装装置的固定心盘与跨装装置的主体部分和车体之间的连接容易失败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车辆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固定心盘及具有其的跨装装置。
背景技术
铁路车辆采用成列运行的模式,车辆之间采用连接装置连接(通常为车钩缓冲装置或牵引杆缓冲装置),连接装置上方不是承载区域,存在一定的空间浪费。对于普通平车来说,该空间较小,难以利用;然而对于凹底平车,由于承载区域只是车辆中部的凹底处,车辆端部和连接装置上方浪费的空间就很大。
为了充分利用凹底平车端部空间,可以在两车端部上方设置一个跨装装置,用跨装装置装运货物,提高车辆的载重能力和使用效率。
跨装装置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车辆连接。由于铁路车辆的特点,在车辆运行过程中,相连的两车会发生拉伸、压缩、扭转等相对运动。为了适应两车的相对运动,解决措施是跨装装置的一端采用滑动心盘与其中一辆车连接,另一端采用固定心盘与另一辆车连接。
目前,滑动心盘分别包括上心盘、下心盘、心盘座,心盘面分别呈凹球面和凸球面。该滑动心盘存在如下缺点:
在垂向荷载作用下,心盘的平稳性较差,且球面加工难度较大,成本高、效率低;
心盘座与车体连接,滑槽面朝上,容易积累沙石和灰尘,影响滑动性能;
上心盘和心盘座具有防止分离的凸沿和凸槽,该防分离结构对跨装装置来说功能冗余,且增大了心盘重量,增加了制造成本;
心盘座与车体焊接连接,拆卸难度大。
另外,固定心盘包括心盘、心盘磨耗板和下心盘,心盘面分别呈凹球面和凸球面。该固定心盘存在如下缺点:
在垂向荷载作用下,心盘的平稳性较差,且球面加工难度较大,成本高、效率低;
下心盘凹面朝上,容易积累沙石、灰尘和雨水,造成心盘损伤和锈蚀,进而影响性能;
当上、下心盘分别承受较大的纵向载荷时,下心盘凸起的根部容易产生裂纹;
上、下心盘分别与跨装装置的主体部分和车体通过铆钉或螺栓连接,当上、下心盘分别承受较大的纵向载荷时,容易将下心盘的连接铆钉或螺栓剪断,进而使得固定心盘与跨装装置的主体部分和车体之间的连接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心盘及具有其的跨装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跨装装置的固定心盘与跨装装置的主体部分和车体之间的连接容易失败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固定心盘,其包括:上固定心盘,上固定心盘上设置有第一滑槽;下固定心盘,下固定心盘上设置有第一凸起部,第一凸起部的至少部分插设在第一滑槽内;其中,上固定心盘上设置有第一止挡部,第一止挡部与跨装装置的主体部分的第一定位部插接,以实现上固定心盘与跨装装置的主体部分之间的连接,第一止挡部与第一定位部过盈配合;和/或,下固定心盘上设置有第二止挡部,第二止挡部与车体的第二定位部插接,以实现下固定心盘与车体之间的连接,第二止挡部与第二定位部过盈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441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