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CO2 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45307.5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78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候清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候清峰 |
主分类号: | E21C37/14 | 分类号: | E21C37/1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隆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40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056200 河北省邯郸市峰峰***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o base sub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CO2相变致裂装置,包括推送管,推送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注气阀,推送管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第一密封环,启动器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密封环,启动器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发热管,推送管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储液管,储液管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密封垫片,密封垫片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定压泄能片,密封垫片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释放管。释放管的释放孔为矩形,所以冲击力较均匀,能够更均匀的对周围矿体造成冲击,避免了传统圆形释放孔冲击力呈点状的缺点,使本装置周围的矿体破碎更均匀,释放管一端均匀排布的释放孔使致裂时,本装置达到受力平衡,避免产生和本装置中心线平行的力,从而导致本装置飞出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炭开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CO2相变致裂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是我国地质条件复杂,瓦斯事故频发,并且经常带来其他次生灾害,同时由于一次钻孔深度较深,采用传统掘进手段往往难以消除瓦斯问题。二氧化碳在发生气液相变时,体积会急速膨胀,对周围介质产生破坏,同时由于相变过程是物理变化,并在此过程吸热,所以极大的提高了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CO2相变致裂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推送管,所述推送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注气阀,所述推送管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的中心处活动连接有启动器,所述启动器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密封环,所述启动器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加热管,所述推送管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储液管,所述储液管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密封垫片,所述密封垫片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定压泄能片,所述密封垫片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释放管。
可选的,所述推送管的一端活动连接有防滑帽,所述防滑帽的内侧开设有螺纹。
可选的,所述推送管一端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所述防滑帽的一侧开设有缺口。
可选的所述释放管的一端均匀开设有释放孔,所述释放孔为矩形,所述释放孔数量为个。
可选的,所述发热管中含有化学药卷。
可选的,所述释放管的一端开设有矩形缺口。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CO2相变致裂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CO2相变致裂装置,工作人员在开始工作之前,根据预设钻孔的深度,计算出所需本装置的数量,然后通过注气阀往储液管中冲入足量二氧化碳,工作人员再将本装置运输到指定地点之后,通过释放管一端的螺纹,将其连接起来,避免了工作人员准备额外的连接部件,节约了工作人员的准备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人员将本装置放入事先准备好的钻孔中,当钻孔坡度较大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推送管外侧的螺纹,将防滑帽安装在本装置上,避免了本装置由于坡度较大,向钻孔深处滑落的情况,由于本装置释放管的释放孔为矩形,所以冲击力较均匀,能够更均匀的对周围矿体造成冲击,避免了传统圆形释放孔冲击力呈点状的缺点,使矿体受力更加均匀,使本装置周围的矿体破碎更均匀,释放管一端均匀排布的释放孔使致裂时,本装置达到受力平衡,避免产生和本装置中心线平行的力,从而导致本装置飞出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释放管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滑帽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候清峰,未经候清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453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流用手推车
- 下一篇:一种地基岩土试验检测取土器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