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产养殖用增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46576.3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84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韩雨哲;王伟;任同军;姜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徐云侠 |
地址: | 116023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产 养殖 用增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水产养殖用增氧装置,包括平行设置且为中空结构的第一浮板及第二浮板、搅拌机构、增氧机构、配重块及太阳能电池板,第一浮板及第二浮板通过连杆连接,第二浮板的顶壁上设有出气孔;搅拌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搅拌轴及搅拌叶;增氧机构包括增氧泵及通气管,增氧泵安装在第一浮板内,增氧泵与第二浮板通过通气管相连通;配重块与第二浮板通过牵引绳连接;太阳能电池板与驱动电机及增氧泵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产养殖用增氧装置,能够使氧气在水中扩散并充分与水流混合,保证养殖水域底部的水产动物也能得到充足的供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水产养殖用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然而人工养殖时一般水生动物密度较大,耗氧量也大,氧气自然溶解在水中的效率小于消耗速度,容易导致供氧不足,至水产动物死亡,不利于人工养殖。现有的水产养殖增氧装置只能将氧气通入至固定的高度,无法保证位于水底底部的水产动物也能得到充分的供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产养殖用增氧装置,能够使氧气在水中扩散并充分与水流混合,保证养殖水域底部的水产动物也能得到充足的供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产养殖用增氧装置,包括:
均为中空结构的第一浮板及第二浮板,所述第二浮板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浮板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一浮板通过连杆连接,所述第二浮板的顶壁上开设有若干出气孔;
搅拌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搅拌轴及搅拌叶,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一浮板内,所述搅拌轴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转动套设在所述连杆上;所述搅拌叶间隔设置在所述搅拌轴上;
增氧机构,包括增氧泵及通气管,所述增氧泵安装在所述第一浮板内,所述增氧泵与所述第二浮板的内部通过所述通气管相连通;
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浮板的上表面,与所述驱动电机及所述增氧泵电性连接;
设置在所述第二浮板下方的配重块,与所述第二浮板通过牵引绳连接。
优选地,所述搅拌轴与所述第一浮板之间、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连杆之间均通过轴承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圆柱状的防护网,所述防护网设置在所述搅拌叶的外周,且位于所述第一浮板与所述第二浮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浮板的外侧通过连接杆设有若干浮球。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产养殖用增氧装置,通过配重块将整个装置固定在需要的位置,防止装置随意移动;增氧泵将空气压缩,经由通气管进入第二浮板内,再通过第二浮板上的出气孔进入水里,并逐渐上升,使得养殖水域从上到下都有充足的氧气进入;同时搅拌机构带动搅拌叶转动,使得水流与进入水里的氧气充分接触;还设有防护网,防护网能够防止水产动物进入,避免搅拌机构对水产动物的伤害,同时还能将水中的杂物隔离过滤,防止杂物阻碍搅拌机构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产养殖用增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第二浮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第一浮板;101、浮球;200、第二浮板;201、连杆; 202、出气孔;300、搅拌机构;301、驱动电机;302、搅拌轴;303、搅拌叶; 400、增氧机构;401、增氧泵;402、通气管;500、配重块;501、牵引绳;600、太阳能电池板;700、防护网。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洋大学,未经大连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465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水连接件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油墨桶灌装使用的防喷溅灌装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