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组装的白玉菇栽培用培养基放置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46860.0 | 申请日: | 2020-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64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源;杨仁智;朱敏;王佳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菇本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62 | 分类号: | A01G18/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解敬文;施艳荣 |
地址: | 22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组装 白玉 栽培 培养基 放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组装的白玉菇栽培用培养基放置架,包括支架、底板和支撑板,所述底板顶端两侧的两端均焊接有组装结构,且组装结构的内部贯穿有支架,所述且支架的内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通过与滑槽相匹配的滑板焊接有第二滑道,且第二滑道内部通过与第二滑道相匹配的第二滑块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端的两端均开设有放置槽,且放置槽两侧的支撑板顶端固定连接有夹紧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支架插入卡杆底端,在第一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带动卡杆使得卡块卡入卡槽内部,将支撑板通过第二滑块滑入第二滑道内部,在第三弹簧的弹性作用下使得挡板将第二滑块锁定在第二滑道内部,从而快速的将该放置架组装完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白玉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组装的白玉菇栽培用培养基放置架。
背景技术
白玉菇又名御菇,被誉为食用菌中的“金枝玉叶”,如今人们无节制的采摘导致野生的白玉菇越来越少,于是人们开始人工培育白玉菇,一般将菌种放入培养基中培养,而培养基需要存放在放置架上,但是现有的培养基放置架还存在很多问题或缺陷:
第一,传统的培养基放置架,不便于进行组装,在搬运和储存的过程中极为费力;
第二,传统的培养基放置架,不能调节每一层的间距,当使用不同规格的培养基时,往往由于高度不够或者高度过高导致空间的不合理利用;
第三,传统的培养基放置架,不能对培养基进行固定,往往由于碰撞导致培养基掉落而导致菌种培养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白玉菇栽培用培养基放置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便于进行组装、不能调节每一层的间距和不能对培养基进行固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组装的白玉菇栽培用培养基放置架,包括支架、底板和支撑板,所述底板顶端两侧的两端均焊接有组装结构,且组装结构的内部贯穿有支架,所述支架两侧的下端均开设有卡槽,且支架的内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通过与滑槽相匹配的滑板焊接有第二滑道,且第二滑道内部通过与第二滑道相匹配的第二滑块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端的两端均开设有放置槽,且放置槽两侧的支撑板顶端固定连接有夹紧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架正面远离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靠近支撑板的一侧均匀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靠近支撑板的一侧竖直固定连接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滑槽远离支撑板的一侧均匀开设有限位孔,且限位孔的内部套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一侧的滑板侧壁对应设置有螺纹管。
优选的,所述组装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卡杆、拉手、安装盒、卡块和第一弹簧,所述安装盒焊接在底板顶端两侧的两端,且安装盒两侧的中间位置处均贯穿有卡杆,所述卡杆远离安装盒一侧的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拉手,且卡杆内侧均匀固定连接有与安装盒相连的第一弹簧,所述卡杆远离拉手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且卡块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倒角。
优选的,所述底板底端的四周均安装有万向轮,且万向轮的内部均设置有制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夹紧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套管、第二弹簧、第一滑道、第一滑块、拉杆、压板和橡胶板,所述套管固定连接在放置槽两侧的支撑板顶端,所述套管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道,且第一滑道内部通过与第一滑道相匹配的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套管底端相连的第二弹簧,且拉杆的顶端水平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底端粘贴有橡胶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培养基放置架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菇本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菇本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468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