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装配式建筑框架柱教学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48835.6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87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杨旸;张宓;刘茜;聂兰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25/04 | 分类号: | G09B2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650224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建筑 框架 教学 实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装配式建筑框架柱教学实验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端设有安装台,安装台的上端设有第一连接杆,安装台的上端开设有键槽,键槽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孔,排水孔内设有孔塞;底座的上端设有立杆,立杆上端转动连接有横杆,横杆上滑动连接有定滑轮,定滑轮上设有绳子,绳子的一端连接有转轮,转轮设于立杆上,绳子的一端连接有箱体,箱体位于安装台的上方;箱体内设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下端均套设有灌浆套筒,箱体的下端通过第一通孔与外界连通,灌浆套筒的一侧均设有注浆口和出浆口,注浆口和出浆口通过第二通孔与外界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模仿预制框架柱的整个安装过程,提高学生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细节的认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实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柱教学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已经有近40年的发展历程,最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得到了长足发展。然而高校学生和建筑产业工人对装配式建筑的认识和了解并不深厚,尤其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一些细节的认知非常生疏,比如装配式建筑灌浆技术,就很难通过口述或动画演示将其中的灌浆原理和施工细节完整的传授给高校学生和建筑产业工人,究其原因是缺乏合适的教学实训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柱教学实验装置,模仿预制框架柱的整个安装过程,提高学生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细节的认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柱教学实验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设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的上端竖直设置有至少四根第一连接杆,至少四根第一连接杆呈方形且等间距分布,所述安装台的上端中央开设有开口向上的键槽,所述键槽的底部竖直开设有贯穿所述安装台和底座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内设有将排水孔封堵住的孔塞;
所述底座的上端于所述安装台的左侧竖直设置有立杆,所述立杆上端转动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在水平面上转动,所述横杆上滑动连接有定滑轮,所述定滑轮上设有与定滑轮配合使用的绳子,所述绳子的一端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转动连接于所述立杆上,所述绳子的一端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位于所述安装台的上方;
所述箱体内竖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杆数量相等且位置对应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均穿过所述箱体的顶部并通过螺母形成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均套设有灌浆套筒,所述箱体的下端开设有与所述灌浆套筒位置对应且数量相等的第一通孔,所述灌浆套筒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与外界连通,所述灌浆套筒的一侧均设有注浆口和出浆口,所述注浆口在下,所述出浆口在上,所述箱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注浆口和出浆口位置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注浆口和出浆口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与外界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灌浆套筒为半灌浆套筒,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与半灌浆套筒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灌浆套筒为全灌浆套筒,所述全灌浆套筒的上端通过密封圈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台、箱体和灌浆套筒均为高强度且透明的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台的横截面与所述箱体的横截面相同且均为方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下端设有四个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的上端中央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与所述绳子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轮上设有把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488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急照明集中电源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潮结构的高低压开关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