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挂脖式风扇的转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50481.9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79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蔡演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德尔玛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00;F04D29/70;F04D29/4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张清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挂脖式 风扇 转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挂脖式风扇的转向结构,包括挂设在人体颈部的挂环及挂环两端向下延伸设有的头部,所述挂环包括挂环壳体,挂环壳体的两端设有转轴,头部包括头部壳体,头部壳体末端设有出风口,以及转轴孔位于出风口的上方,转轴孔套接在转轴上,使头部壳体能相对挂环壳体进行转动,实现风向的调整改变,壳体与壳体之间能够相互支撑限制,不会出现软管发生形变而改变风向的情况,风向设置更加稳定;另一方面,挂脖式风扇的壳体造型设计不受局限,设计能够更多样化,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挂脖式风扇,具体为其转向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在炎炎夏日中能够实现降温,近年来出现一种挂脖式风扇,其通过挂设在人体颈部的挂环,将其两端设有风扇的头部对人体进行扇风降温,可携带于室外使用,且无需手持,两手处于自由活动状态,方便工作或游玩。
为了便于实现挂脖式风扇风向的改变,挂环一般采用可随意扭动的软管连接头部,通过改变软管的形状实现头部出风的方向;但由于软管的支撑力度有限,人体在行动时,软管受力随时会发生形变,导致出风方向不断变化,使用十分麻烦;另一方面,采用软管连接头部使挂脖式风扇的造型设计受到很大的限制,美观程度不足,难以吸引更多的人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挂脖式风扇的转向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挂脖式风扇的转向结构,包括挂设在人体颈部的挂环及挂环两端向下延伸设有的头部,所述挂环包括挂环壳体,挂环壳体的两端设有转轴,头部包括头部壳体,头部壳体末端设有出风口,以及转轴孔位于出风口的上方,转轴孔套接在转轴上,使头部壳体能相对挂环壳体进行转动。
所述转轴为中空的圆柱件。
所述挂环壳体内设有电源,所述头部壳体内设有控制模块和与控制模块电连接风扇主体,电源和控制模块之间连接电路经转轴的内孔进行布设。
所述转轴设有卡轴部,所述转轴孔底部设有卡装在卡轴部上的卡装壁。
所述卡轴部分为上环部和下环部,所述卡装壁有两层,分别卡装在上、下环部之间及上环部的端面上。
所述上环部和下环部间套装有密封圈,所述卡装壁抵紧在密封圈上。
所述转轴端部圆周边缘设有限位块,所述头部壳体内壁设有抵接台,转动头部壳体使抵接台抵靠在限位块的两侧,限制头部壳体的转动角度。
所述头部壳体包括外侧的壳体Ⅰ和内侧的壳体Ⅱ,所述卡装壁分为两部分,分别设置在壳体Ⅰ和壳体Ⅱ上。
所述挂环壳体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其中内壳体分为中部罩壳及位于中部罩壳两端的连接端壳,且两个连接端壳之间的角度小于90 度,所述转轴设置在连接端壳的端部。
所述连接端壳通过紧固件与外壳体紧固。
所述连接端壳的最小横向宽度均小于中部罩壳、所述头部壳体的最小横向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摒弃通过软管连接头部的方式,而是通过挂环壳体上的转轴与头部壳体进行转动连接,使头部能相对挂环端部进行转动,实现风向的调整改变,壳体与壳体之间能够相互支撑限制,不会出现软管发生形变而改变风向的情况,风向设置更加稳定;另一方面,挂脖式风扇的壳体造型设计不受局限,设计能够更多样化,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挂环壳体与头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处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德尔玛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德尔玛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504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验室用小动物喂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五金件加工用钢板抛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