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色模具锁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55779.9 | 申请日: | 2020-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41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晨;钟金军;嵇永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艾比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6 | 分类号: | B29C45/16;B29C45/26;B29C45/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色模具锁扣结构,所述双色模具锁扣结构包括动模、静模、连接座、出料喷嘴和模槽,所述动模一侧活动设置有静模,所述动模一侧一体成型有连接座,所述动模另一侧表面固定设置有出料喷嘴,所述静模一侧表面固定开设有模槽。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杆一端对V型钩进行推动,从而使V型钩进行旋转,这样可使V型钩一端插进限位杆表面的限位槽内,通过限位槽和V型钩相互配合,从而将进一步的提升动模和静模的组合精度,可有效提升对注塑件的注塑质量,通过对蜗轮进行锁死,蜗轮和蜗杆相互配合具有自锁功能,从而可有效避免在进行注塑时,动模与静模相分离,从而可有效提升注塑件的注塑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色模具锁扣结构。
背景技术
双色模具即两种塑胶材料在同一台注塑机上注塑,分两次成型,但是产品只出模一次的模具。一般这种模塑工艺也叫双料注塑,通常由一套模具完成,且需要专门的双色注塑机,双色模具目前市场上日益盛行,于这种工艺可以使产品的外观更加漂亮,易于换颜色而可以不用喷涂,但造价昂贵,技术要求高。
但是,现有的双色模具锁扣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
动模和静模的贴合精度降低,从而大大影响注塑件的注塑质量,同时动模和静模在贴合后,不具备自锁功能,从而在注塑时,原料在磨槽内膨胀,使动模和静模相分离,从而大大降低对注塑件的注塑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色模具锁扣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动模和静模的贴合精度降低,从而大大影响注塑件的注塑质量,同时动模和静模在贴合后,不具备自锁功能,从而在注塑时,原料在磨槽内膨胀,使动模和静模相分离,从而大大降低对注塑件的注塑质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色模具锁扣结构,所述双色模具锁扣结构包括动模、静模、连接座、出料喷嘴和模槽,所述动模一侧活动设置有静模,所述动模一侧一体成型有连接座,所述动模另一侧表面固定设置有出料喷嘴,所述静模一侧表面固定开设有模槽,所述静模内腔固定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一侧固定安装有锁扣机构,动模通过连接座与注塑机进行连接,通过注塑机推动动模运动,从而使动模和静模组合在一起,通过出料喷嘴可将原料注入进模槽内腔,这样可在模槽内腔注塑成型产品。
优选的,所述动模另一侧表面固定插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位于出料喷嘴两侧,所述静模一侧表面固定开设有限位孔,且限位孔和限位杆相互配合,动模和静模进行组合时,通过限位杆插进限位孔内腔,从而可有效提升动模和静模的组合精度,可有效提升对注塑件的注塑质量。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由V型钩、扭力弹簧轴、限位座和限位槽组成,V型钩、扭力弹簧轴、限位座和限位槽组成限位机构。
优选的,所述V型钩活动设置在限位孔一端,所述V型钩一端均活动插接有扭力弹簧轴,所述V型钩一侧均固定设置有限位座,所述限位槽固定开设在限位杆表面,且限位槽和V型钩相互配合,限位杆在插进限位孔内腔后,通过限位杆一端对V型钩进行推动,从而使V型钩进行旋转,这样可使V型钩一端插进限位杆表面的限位槽内,通过限位槽和V型钩相互配合,从而将进一步的提升动模和静模的组合精度,可有效提升对注塑件的注塑质量。
优选的,所述锁扣机构由齿槽、齿轮、蜗杆、蜗轮、齿轮盘、锁紧器和齿条限位座组成,齿槽、齿轮、蜗杆、蜗轮、齿轮盘、锁紧器和齿条限位座组成锁扣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艾比塑胶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艾比塑胶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557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杆压铸模流道结构
- 下一篇:一种铜管加工用可调式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