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上下双排安装的太阳能双面光伏组件跟踪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55951.0 | 申请日: | 2020-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91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曾飞;胡振球;林志鸿;刘书强;林荣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广州电气安全检验所;广东省试验认证研究院;华安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H02S20/32 | 分类号: | H02S20/32;F24S30/425;F24S50/20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王洪娟 |
地址: | 51027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上下 安装 太阳能 双面 组件 跟踪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上下双排安装的太阳能双面光伏组件跟踪支架,包括安装用的立柱、扭矩管、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一驱动器与第二驱动器,扭矩管设置在立柱上,第一横梁与扭矩管之间转动连接并且第一横梁位于立柱的一侧,第二横梁与扭矩管之间转动连接并且第二横梁位于立柱的另一侧,第一横梁上安装有第一双面光伏组件,第二横梁上安装有第二双面光伏组件,第一驱动器与第一横梁相连接并能够驱动第一横梁围绕扭矩管转动,第二驱动器与第二横梁相连接并能够驱动第二横梁围绕扭矩管转动。本实用新型能够独立控制位于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上的两组双面光伏组件的俯仰角度,以使得发电效率最大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适用于上下双排安装的太阳能双面光伏组件跟踪支架。
背景技术
双面光伏组件是一种能够实现正反面发电的太阳能组件,其背面可以利用安装场地的反射光和周围环境的散射光来发电。
双面光伏组件由于正面、背面均可发电,相比单面组件能有效提高单位面积的发电量,如果对双面光伏组件发电系统的安装角度作更多优化,则可以进一步提高发电量。
目前,常规的平单轴跟踪系统均只考虑了光伏组件正面辐照,例如专利号为201310024307.0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机太阳轨迹跟踪方法及系统,提出了一种避免相邻光伏组件之间产生阴影遮挡的反跟踪轨迹方法。
与常规光伏组件的辐射模型相比,还需考虑组件的安装高度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地表反射率、安装高度、转动角度、组件间距、纬度、直射散射比例等。
现有技术中,上下两排安装的双面光伏系统中,上排光伏组件的离地高度与下排光伏组件之间存在明显的高度差,两组光伏组件的安装倾斜一致。
为了更进一步地提高发电量,实用新型人将安装高度与转动角度之间进行协同控制,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上下双排安装的太阳能双面光伏组件跟踪支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上下双排安装的太阳能双面光伏组件跟踪支架,能够独立控制位于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上的两组双面光伏组件的俯仰角度,以使得发电效率最大化。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上下双排安装的太阳能双面光伏组件跟踪支架,包括安装用的立柱,其中,太阳能双面光伏组件跟踪支架进一步包括扭矩管、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一驱动器与第二驱动器,扭矩管设置在立柱上,第一横梁与扭矩管之间转动连接并且第一横梁位于立柱的一侧,第二横梁与扭矩管之间转动连接并且第二横梁位于立柱的另一侧,第一横梁上安装有第一双面光伏组件,第二横梁上安装有第二双面光伏组件,第一驱动器与第一横梁相连接并能够驱动第一横梁围绕扭矩管转动,第二驱动器与第二横梁相连接并能够驱动第二横梁围绕扭矩管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优选为刚性支撑梁结构,用作第一双面光伏组件与第二双面光伏组件的安装、定位与使用,二者均与立柱上的扭矩管之间转动连接,在第一驱动器与第二驱动器的分别驱动下,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分别产生各自独立的俯仰翻转过程,以进行两组双面光伏组件安装角度的调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太阳能双面光伏组件跟踪支架还包括用于分别检测第一双面光伏组件的正面与背面辐照强度、第二双面光伏组件的正面与背面辐照强度的辐照传感器检测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辐照传感器检测装置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与第四传感器,第一传感器安装在第一横梁的正面一侧,第二传感器安装在第一横梁的背面一侧,第三传感器安装在第二横梁的正面一侧,第四传感器安装在第二横梁的背面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广州电气安全检验所、广东省试验认证研究院、华安实验室),未经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广州电气安全检验所、广东省试验认证研究院、华安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559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院电子挂号器
- 下一篇:一种工地电缆穿线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