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ZD6转辙机防护板倾斜的U型卡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56515.5 | 申请日: | 2020-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22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彦兴;刘俊杰;廖延初;宋哲;谢祥康;温悦;李广科;吕胜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彦兴 |
主分类号: | B61L5/06 | 分类号: | B61L5/06;B61L1/20 |
代理公司: | 淮安睿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72 | 代理人: | 刘超 |
地址: | 5370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zd6 转辙机 防护 倾斜 型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辙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止ZD6转辙机防护板倾斜的U型卡,包括转辙机本体,所述转辙机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台阶,所述连接台阶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底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U型卡,所述U型卡包括有卡紧板、第一螺母、第一螺纹柱、第一螺柱头、缓冲橡胶层、耐磨橡胶层、第二螺母、第二螺纹柱、第二螺柱头与防滑橡胶头。该防止ZD6转辙机防护板倾斜的U型卡,通过设置了U型卡,U型卡包括有卡紧板、第一螺母、第一螺纹柱、第一螺柱头、缓冲橡胶层与耐磨橡胶层,能够通过第一螺纹柱、第一螺柱头、缓冲橡胶层与耐磨橡胶层可以顶住转辙机本体的侧面,达到防止倾斜的目的,防止表示杆与防护板发生摩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辙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止ZD6转辙机防护板倾斜的U型卡。
背景技术
ZD6转辙机是由电动机、减速器、自动开闭器、表示杆、动作杆、主轴、移位接触器、机盖、底壳、防护板等部件构成。由于电气特性的要求,ZD6转辙机对防水等级要求较高。目前由于转辙机所配置的防护板质量较重,长期使用后防护板受重力的作用自然下坠,与内外表示杆连接器接触,在转辙机转动时防护板与内外表示杆连接器摩擦。依据车辆段道岔转换次数统计单组道岔每日转换次数60次,经过长时间的摩擦,防护板摩擦处就形成凹槽,甚至将防护板磨穿,容易造成了表示杆卡阻,最终导致道岔“失表”,危及到行车安全。根据现场调查出现这种摩擦的现象概率高达100%。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止ZD6转辙机防护板倾斜的U型卡,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ZD6转辙机防护板倾斜的U型卡,通过设置了U型卡,U型卡包括有卡紧板、第一螺母、第一螺纹柱、第一螺柱头、缓冲橡胶层与耐磨橡胶层,能够通过第一螺纹柱、第一螺柱头、缓冲橡胶层与耐磨橡胶层可以顶住转辙机本体的侧面,达到防止倾斜的目的,防止表示杆与防护板发生摩擦,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止ZD转辙机防护板倾斜的U型卡,包括转辙机本体,所述转辙机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台阶,所述连接台阶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底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U型卡,所述U型卡包括有卡紧板、第一螺母、第一螺纹柱、第一螺柱头、缓冲橡胶层、耐磨橡胶层、第二螺母、第二螺纹柱、第二螺柱头与防滑橡胶头,所述卡紧板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圆角边,所述卡紧板顶面一侧的边缘处与第一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母的内壁与第一螺纹柱的外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柱远离第一螺母的一端与第一螺柱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柱头远离第一螺纹柱的一侧与缓冲橡胶层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橡胶层远离第一螺柱头的一侧与耐磨橡胶层固定连接,所述卡紧板一侧面的中心处与第二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母的内壁与第二螺纹柱的外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柱远离第二螺母的一端与第二螺柱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柱远离第二螺柱头的一端与滑橡胶头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连接台阶的一侧滑动连接有表示杆,所述表示杆的位置与防护板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防护板的宽度大于表示杆的宽度。
可选的,所述第二螺纹柱完全贯穿卡紧板一侧面的中心处,所述第二螺纹柱的长度大于卡紧板的宽度,所述防滑橡胶头的直径小于第二螺母内壁的直径。
可选的,所述卡紧板内壁两侧面的间距与防护板的壁厚相等,所述防滑橡胶头通过贯穿卡紧板与防护板的表面完全接触。
可选的,所述耐磨橡胶层的直径大于缓冲橡胶层的直径,所述缓冲橡胶层的厚度大于耐磨橡胶层的直径,所述耐磨橡胶层与缓冲橡胶层同心。
可选的,所述缓冲橡胶层与耐磨橡胶层的位置均与转辙机本体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耐磨橡胶层的表面与转辙机本体的一侧面完全接触。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彦兴,未经李彦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565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的管件内孔倒角自动加工机构
- 下一篇:一种建筑基坑工程土壤打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