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频板对板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60002.1 | 申请日: | 2020-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89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张自财;杨云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雷匠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405;H01R13/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曹卫良 |
地址: | 21532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频 插座 | ||
一种高频板对板插座,包括插座端子、将所述插座端子部分包裹于内的第一绝缘本体、设有端子槽的第二绝缘本体及插座外壳,所述插座端子包括连接部、自所述连接部前端向上折弯形成的弹性接触臂、自所述连接部后端延伸形成的固定部及自所述固定部后向延伸形成的焊脚,所述插座端子的弹性接触臂及部分连接部悬置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的端子槽内,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将所述插座端子的固定部包裹固定于内并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第二绝缘本体之间设有插接腔,所述弹性接触臂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插接腔内。本申请实现插座端子一体注塑成型且降低制造难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尤指一种高频板对板插座。
背景技术
由于传统单通道同轴连接器已经无法满足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设备的通信需求,出现了以板对板形式的多通道高频传输连接器。如CN108418022A揭示了一种高频高频板对板插座及插头,所述插座包括插座本体、自下向上组装于所述插座本体内的插座端子及围设于所述插座本体外周的插座固定件,所述插座固定件用于加强所述插座本体的强度及屏蔽高频信号。所述插座端子采用向上组装的方式铆压至所述插座本体的端子槽内固定,但因插座本体塑胶很薄,在插入所述插座端子后,会产生内应力,在过IR炉时,因内应力释放,容易造成塑胶翘曲变形,导致产品精度不高。而采用将所述插座端子和插座本体一体注塑成型的方式制造时,所述插座端子具有不能与插座本体接触的弹性端部,此时需要对弹性端部位置处进行封胶,且各弹性端部之间需要设置隔离栅栏,对注塑模具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制造工艺难度极大,且易出现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频板对板插座,便于将所述插座端子一体成型于插座本体内,且可降低注塑模具的精度以降低制造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频板对板插座,包括插座端子、将所述插座端子部分包裹于内的第一绝缘本体、设有端子槽的第二绝缘本体及插座外壳,所述插座端子包括连接部、自所述连接部前端向上折弯形成的弹性接触臂、自所述连接部后端延伸形成的固定部及自所述固定部后向延伸形成的焊脚,所述插座端子的弹性接触臂及部分连接部悬置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的端子槽内,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将所述插座端子的固定部包裹固定于内并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第二绝缘本体之间设有插接腔,所述弹性接触臂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插接腔内。
优选地,所述高频板对板插座还包括有金属嵌件,所述第一、第二绝缘本体通过所述金属嵌件连接为一体。
优选地,所述金属嵌件包括底框、自所述底框前端向上折弯形成的前板及自所述底框横向两侧向上折弯形成的横向侧板,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将所述前板及横向侧板的前端部分包裹于内,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将所述横向侧板的后端部分包裹于内。
优选地,所述横向侧板及位于横向两侧的底框至少部分暴露于外界而不被所述第一或第二绝缘本体所包裹。
优选地,所述金属嵌件还包括自所述横向侧板后端相对折弯形成的勾部,所述勾部成型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包括将所述插座端子的固定部成型于内的第一外围壁及位于所述第一外围壁横向两端的两端部,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包括底壁、自所述底壁前端向上延伸并与所述第一外围壁相对的第二外围壁及形成于所述底壁横向两侧的引导部,所述插接腔位于所述第一外围壁与所述第二外围壁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外围壁后侧面形成有若干隔栏,所述端子槽包括位于所述隔栏之间且上下贯穿的端子槽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端子槽第一部分后侧并贯穿所述底壁的端子槽第二部分及自所述端子槽第二部分沿所述底壁的下表面开设的端子槽第三部分,所述弹性接触臂包括自所述连接部前端斜向后上方折弯形成的折弯延伸部、自所述折弯延伸部斜向前上方折弯形成的折弯端部及形成于所述折弯延伸部与所述折弯端部结合处的触点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雷匠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雷匠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600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救援的车辆定位系统
- 下一篇:手持测温多用途执法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