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地机可调节配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62593.6 | 申请日: | 2020-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89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梦迪;侯志强;廖昊;卜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76 | 分类号: | E02F3/76;E02F9/18;B62D3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戴梦茹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地机 调节 配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地机可调节配重装置,包括后配重装置和前配重装置,后配重装置与平地机的后机架横板连接,前配重装置与平地机的机架前面板连接;后配重装置包括后第一配重体、后第二配重体和后第三配重体;后第一配重体为Z型结构,包括中间板、第一边板和第二边板;中间板的顶面与后机架横板的下端面连接,中间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边板和第二边板,且第二边板与后机架横板的右侧面连接;中间板的底面连接后第二配重体,后第二配重体的底面连接后第三配重体。后配重装置和前配重装置的重量能够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便捷调节,保持稳定可靠的前后桥配比,提高了平地机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施工效率,可更大限度发挥平地机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地机可调节配重装置。
背景技术
不同工况下,平地机会应用相应的辅具设备,辅具的安装改变了前后桥配比,后桥过重,前桥过轻时,会降低前轮附着重力,致使前桥发飘,影响平地机的转向性能和机身稳定性;后桥过轻,前桥过重时,会降低平地机有效牵引力,致使驱动力不足,影响平地机的施工效率。合理的前后桥配比对于机身稳定性和施工效率都至关重要,基于此,需要用可靠的配重装置,且配重装置便于调节,以实现平地机应用不同辅具时保持稳定的前后桥配比,更好的发挥平地机性能。
现有技术的平地机配重装置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上固定板1、下固定板2、倾斜连接板3,倾斜连接板共有两个,用于连接上、下固定板并对称设置在中间位置,下固定板2上设有2排对称设置的通孔4,倾斜连接板3两侧为梯形角5。此配重装置进行焊接处理,焊接时借助人工或夹具定位。当平地机在某些工况下安装辅具时,将其连接至平地机前面板或后机架横板处。借助此配重装置来提高平地机机身稳定性。配重装置适应性较差,未针对平地机整机性能及桥荷分配做出合理配重方案,难以在不同辅具应用时平地机性能的发挥;另外,配重装置选择焊接时,焊接作业需要准确保证焊接质量,配重需要先进行定位,目前常采用人工或是借助夹具夹紧平地机配重,耗时耗力,效率低下。另外,焊接的配重装置拆卸较困难,且很难针对平地机应用不同辅具工况进行及时调节,无法保证前、后桥载荷和合理、精准分配,不利于平地机性能的发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地机可调节配重装置,解决了上述配重装置无法保证平地机稳定可靠的前后桥配比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地机可调节配重装置,包括后配重装置和前配重装置,所述后配重装置与所述平地机的后机架横板连接,所述前配重装置与所述平地机的机架前面板连接;所述后配重装置包括后第一配重体、后第二配重体和后第三配重体;所述后第一配重体为Z型结构,包括中间板、第一边板和第二边板;所述中间板的顶面与所述后机架横板的下端面连接,所述中间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边板和所述第二边板,且所述第二边板与所述后机架横板的右侧面连接;所述中间板的底面连接所述后第二配重体,所述后第二配重体的底面连接所述后第三配重体。
优选地,所述前配重装置包括前第一配重体、前第二配重体、前第三配重体和前第四配重体;所述前第一配重体为L型结构,包括垂直连接的长边板和短边板;所述长边板与所述机架前面板连接,所述短边板上设置所述前第二配重体,所述前第二配重体上连接所述前第三配重体;所述前第三配重体上连接所述前第四配重体。
优选地,所述后第一配重体与所述中间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后第二配重体与所述后第一配重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后第三配重体与所述后第二配重体的底面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地,所述后第二配重体和所述后第三配重体的结构相同,均为类长方体结构;所述后第二配重体和所述后第三配重体的上表面均设有凸起平板,且所述凸起平板的高度高于所述螺栓螺帽的高度。起到了防止安装配重体时挤压连接螺栓、保证后配重体安装的可靠性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长边板上沿竖直方向设置若干等距分布的定位凸起。起到了协助其他配重体安装时的快速定位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625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