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水透气阀及电池包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63088.3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84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昆;彭青波;王毅;陶乃束;朱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弗迪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24/04 | 分类号: | F16K24/04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黄章辉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透气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包结构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水透气阀及电池包,防水透气阀包括阀体、阀盖、第一层透气膜、第一层透气膜支架及第二层透气膜;所述阀体内部形成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层透气膜支架内部形成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依次连通以形成用于电池包内部和外部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换气通道,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层透气膜和所述第二层透气膜形成双层膜结构,所述第一层透气膜能够防止灰尘及细小的固体颗粒进入到所述防水透气阀内部,进而落到所述第二层透气膜上,能够降低对所述第二层透气膜的损坏。提高了防水透气阀的防水防尘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包结构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水透气阀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的防水透气阀(防爆阀)多采用单层膜结构或者是弹簧类防爆阀结构。
单层膜结构的防水透气阀安装在电池包上面,整车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通过要经过一些极端路况,会有大量灰尘积聚在防水透气阀的膜结构上。车在运行中的振动以及内压压力的不平衡,会导致积聚在膜上面的灰尘磨损膜,虽然磨损的程度很小,但还是会导致该处漏水。
弹簧类防爆阀结构,由于弹簧本身的稳定性、耐疲劳性以及结构一致性等问题,在汽车运行过程中,会有少量的灰尘附着在弹簧防爆阀的接触面上,在防爆阀稍微开启时,灰尘或细小的固体颗粒会卡住密封面,导致电池包的密封失效,进而会导致小水珠进入到电池包内部。
此外,上述的两种产品来料都没办法方便的批量检测内部膜结构是否完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防水透气阀,积聚在膜上面的灰尘磨损膜而导致防水透气阀漏水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水透气阀及电池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水透气阀,包括阀体、阀盖、第一层透气膜、第一层透气膜支架及第二层透气膜;
所述阀体的第一端用于与电池包壳体相连,所述阀体内部形成有沿轴向贯穿所述阀体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二层透气膜固定在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第一层透气膜支架的第一端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阀体的第二端上,所述第一层透气膜支架内部形成有沿轴向贯穿所述第一层透气膜支架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层透气膜固定在所述第二通道内且与所述第二层透气膜间隔,所述阀盖安装在所述第一层透气膜支架的第二端上,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依次连通以形成用于电池包内部和外部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换气通道。
可选地,所述阀盖与所述第一层透气膜支架之间形成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与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层透气膜支架的第二端的环形端面上间隔设置有向所述阀盖凸出的多个凸出部,多个所述凸出部的末端插入所述阀盖内并与所述阀盖固定,相邻的两个所述凸出部与所述环形端面、阀盖形成所述透气孔。
可选地,多个所述凸出部沿所述环形端面所在的圆周方向等间隔分布。
可选地,多个所述凸出部沿所述环形端面所在的圆周方向的尺寸一致,以使得多个所述透气孔的尺寸一致。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段通道及第二段通道,所述第一段通道位于所述阀体的第一端的内部,所述第二段通道位于所述阀体的第二端的内部,所述第一段通道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段通道的内径,所述第二层透气膜固定在所述第二段通道内与第一段通道相接的位置,并遮盖在所述第一段通道的一端开口处;
所述第二通道的内壁上形成有台阶面,所述第一层透气膜附着在所述台阶面上,所述第一层透气膜在轴向上位于所述透气孔与第二层透气膜之间。
可选地,所述阀体的第一端的外侧设置有用于与电池包壳体螺纹连接的第一外螺纹。
可选地,所述防水透气阀还包括套装在所述第一外螺纹上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用于所述防水透气阀与电池包壳体之间的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弗迪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弗迪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630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粉末混料装置
- 下一篇:采用间歇激励的变频谐振耐压局放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