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埋地管道的杂散电流高精度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63110.4 | 申请日: | 202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55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许好好;钱济人;李想;张响;吕海舟;何国军;徐阶;王西明;王军;厉劲风;刘婉莹;张晖;黄基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浙能天然气运行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G01R15/2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张羽振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电流 高精度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埋地管道的杂散电流高精度检测装置,包括:金属管道、磁感应金属环、霍尔传感模块、供电线路、通讯线路、测试桩、测试桩检修门、通讯模块、电源模块和太阳能板;所述磁感应金属环安装在金属管道上,磁感应金属环顺次连接霍尔传感模块、供电线路、通讯线路、通讯模块、电源模块和太阳能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包含高磁感应强度金属环和高精度霍尔传感器的杂散电流监测装置,其中金属环和霍尔传感器具有组件少、模块化和低成本的优点;监测装置免日常维护;监测装置包含实地监测硬件部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埋地管道的电流监测领域,尤其包括埋地管道的杂散电流高精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高铁及地铁等城市交通的快速建设,其产生的交直流杂散电流严重威胁埋地金属管道的安全运营,严重时会造成管道腐蚀穿孔从而引起泄漏爆炸等危害。由于环境变化复杂,杂散电流的实际大小不断变化。现在普遍采用的人工手持仪器测量的方式,需要大量人力且无法实时监测管道杂散电流变化。而采用光纤传感器等实时监测方式,因其需要采用多种光学器件而具有较高的生产和维护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埋地管道的杂散电流高精度检测装置。
这种埋地管道的杂散电流高精度检测装置,包括:金属管道、磁感应金属环、霍尔传感模块、供电线路、通讯线路、测试桩、测试桩检修门、通讯模块、电源模块和太阳能板;
所述磁感应金属环安装在金属管道上,磁感应金属环顺次连接霍尔传感模块、供电线路、通讯线路、通讯模块、电源模块和太阳能板;所述通讯模块通过网络连接云服务器,所述霍尔传感模块和通讯模块均通过电连接接入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包括蓄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BMS;所述蓄电池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和太阳能板电连接;
所述测试桩深入地表下,所述太阳能板通过异型防盗螺丝和锁扣固定在测试桩正上方,且具有倾斜角度;所述通讯模块和电源模块固定在测试桩内且位于地表上方;所述测试桩在地表上方的部分设置有灵活开闭的测试桩检修门;
所述霍尔传感模块包括带有屏蔽层的防水盒外壳体和霍尔传感器;所述霍尔传感器包括霍尔传感芯片、芯片引脚、电路板和防水盒外壳体;磁感应金属环上有一不大于1cm的开口,所述磁感应金属环通过防水盒外壳体上的缺口延伸至防水盒内,霍尔传感芯片位于磁感应金属环上的开口正中间,所述霍尔传感芯片通过芯片引脚焊接在电路板上;电路板上设有供电线路和通讯线路的连接接口;
所述供电线路和通讯线路通过防水接头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蓄电池为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和镍氢电池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磁感应金属环的材质为不同铁镍比的坡莫合金、铁-钴合金、铁-铝合金、软磁材料或其他高磁感应强度材料制成的磁感应线圈;所述软磁材料为在铁-镍、铁-钴、铁-铝合金中添加10~30%配比的硅、硼、碳或磷的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测试桩用于安装和保护通讯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测试桩上灵活开闭的测试桩检修门用于检修通讯模块和电源模块。
作为优选,所述太阳能板的倾斜角度为杂散电流高精度检测装置安装地区的最佳发电角度,通过查表获取;所述防水盒外壳体上的屏蔽层为金属镀层、金属网或导电的石墨/石墨烯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包含高磁感应强度金属环和高精度霍尔传感器的杂散电流监测装置,其中金属环和霍尔传感器具有组件少、模块化和低成本的优点;监测装置免日常维护;监测装置包含实地监测硬件部分。
附图说明
图1为埋地管道的杂散电流高精度检测装置示意图;
图2为霍尔传感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浙能天然气运行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浙能天然气运行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631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