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监测尺寸变化的焊接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64256.0 | 申请日: | 202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23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邵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帅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B23K3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陈琦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监测 尺寸 变化 焊接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监测尺寸变化的焊接夹具,主要包括夹具本体,被焊零件固定在夹具本体上,被焊零件的四周分布有四组测距传感器,分别为测距传感器A、测距传感器B、测距传感器C和测距传感器D,测距传感器A、测距传感器B、测距传感器C和测距传感器D固定在夹具本体上。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使得在试作时,大大减少了细长且复杂零件的开发难度,缩短开发周期,降低试作人力、物力成本;在量产时,能实时监控组立过程中零件尺寸是否变异及变异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夹具结构,尤其是一种具有监测尺寸变化的焊接夹具。
背景技术
车身中后纵梁作为整个后底板的左右侧骨架,其精度与焊点强度影响着整个白车身的骨骼精度与整车侧碰及后碰强度。后纵梁总成为细长且复杂的零件,后纵梁本体与延伸梁之间由点焊连接,后纵梁本体与延伸梁搭接面匹配精度显的尤为重要,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后纵梁组立传统试作模式是:在满足单件搭接面OK(型面公差±0.5)情况下,需要试焊接→上检具测量→推断影响NG点的因素及影响量→单件修模/调整夹具/调整焊接顺序→重新单件取样→试焊接……不断往复循环。由于传统试作模式中,零件仅靠定位孔/面固定6个自由度,其他型面无测量基准,焊接后延伸梁严重扭曲,尺寸NG,且无法准确判断是由单件自身原因、夹具原因、焊接原因造成。所以每个车型后纵梁试作时,都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试作效果差,试作周期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使用简便、测量精确的具有监测尺寸变化的焊接夹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具有监测尺寸变化的焊接夹具,主要包括夹具本体,被焊零件固定在夹具本体上,被焊零件的四周分布有四组测距传感器,分别为测距传感器A、测距传感器B、测距传感器C和测距传感器D,测距传感器A、测距传感器B、测距传感器C和测距传感器D固定在夹具本体上。
所述测距传感器A位于被焊零件前端上部,测距传感器A包括Z向传感器A和Y向传感器A。
所述测距传感器B位于被焊零件前端下部,测距传感器B包括Z向传感器B和Y向传感器B。
所述测距传感器C位于被焊零件后端上部,测距传感器C包括Z向传感器C和Y向传感器C。
所述测距传感器D位于被焊零件后端下部,测距传感器D包括Z向传感器D和Y向传感器D。
所述测距传感器与被焊零件之间设有5mm标准间隙。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使得在试作时,大大减少了细长且复杂零件的开发难度,缩短开发周期,降低试作人力、物力成本;在量产时,能实时监控组立过程中零件尺寸是否变异及变异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测距传感器A结构示意图;
图3是测距传感器B结构示意图;
图4是测距传感器C结构示意图;
图5是测距传感器D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夹具本体1,测距传感器A2,Z向传感器A2-1,Y向传感器A2-2,测距传感器B3,Z向传感器B3-1,Y向传感器B3-2,测距传感器C4,Z向传感器C4-1,Y向传感器C4-2,测距传感器D5,Z向传感器D5-1,Y向传感器D5-2,被焊零件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帅,未经邵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642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抽油杆液压拧扣机
- 下一篇:一种电梯轿厢位置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