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钛合金零件热成形的吹塑胀形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64740.3 | 申请日: | 202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16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颜斌;张志伟;邵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哈飞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6/031 | 分类号: | B21D26/031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哈科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23101 | 代理人: | 吴振刚 |
地址: | 150066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钛合金 零件 成形 吹塑胀形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钛合金零件热成形的吹塑胀形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上模为反向预成形的型腔结构,所述的下模为与零件尺寸一致的成形型腔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钛合金筒形件等带有拉延性质的零件成形,解决了钛合金筒形件成形过程中起皱和开裂的问题。该模具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成本低,大幅提高了钛合金盒形类零件的产品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钛合金热成形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钛合金零件热成形的吹塑胀形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钛合金热成形是在专用的热成形机(一般是单动液压机和加热装置的组合)上使用凸凹模对钛合金板料进行热压、弯曲等成形工序。由于热成形机为单动结构对筒形件、盒形件、锥形件、球形件的成形很难保证产品质量,易出现零件起皱或开裂而造成产品的报废。需要采用一种新的模具结构来改进凸凹模拉延的方式。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钛合金零件热成形的吹塑胀形模具,解决了钛合金筒形件成形易起皱或开裂的问题,大幅提高了钛合金盒形类零件的产品合格率。
本实用新型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钛合金零件热成形的吹塑胀形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上模为反向预成形的型腔结构,所述的下模为与零件尺寸一致的成形型腔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1.所述的上模和下模型腔的最深位置分别设有吹塑胀形的通气孔。
2.在所述的上模和下模的零件的有效区外分别设有密封梗。
3.所述的下模的上平面为矩形,在其四个角中的三个角的位置都固定连接有导向定位板。
4.所述的导向定位板上端采用斜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实现钛合金筒形件等带有拉延性质的零件成形,解决了钛合金筒形件成形过程中易起皱和开裂的困难。在成形过程中,通过设有的密封梗将型腔密封后,分别将上模和下模型腔抽成真空和充入氩气来使零件成形,保证了零件成形质量。本实用新型模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的下模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的上模仰视图;
图4为加工零件尺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钛合金零件热成形的吹塑胀形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的上模1为反向预成形的型腔结构,用于钛合金零件成形时的反向预成形,即先预反向胀形,而后再正向胀形,缓解正向胀形时零件圆角处变薄;来控制零件壁厚的均匀;所述的下模2为与零件尺寸一致的成形型腔结构。在上模1型腔的顶点设有直径2mm的通气孔;在下模2型腔的最低点设有直径1.5mm的通气孔。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上模1的零件的有效区外平面位置直径208mm处设有一道密封梗,密封梗尺寸为宽2mm、凸出0.3mm;如图2所示,在下模2的零件的有效区外平面位置直径228mm处设有第二道密封梗,密封梗尺寸为宽2mm、凸出0.3mm,保证零件能可靠的贴模成形及密封性;所述的下模2的平面为矩形,在其四个角中的三个角的位置都固定连接有导向定位板5。所述的导向定位板5上端采用斜面结构的导向面,保证模具使用时的对正。
实施例2
采用实施例1的模具的使用步骤:
第一步:将吹塑胀形模具上模1、下模2分别安装于热成形机上、下工作平台上,将外接进排气管接入气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哈飞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哈飞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647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加工用双层共挤机头
- 下一篇:一种盾构机刀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