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海绵钛包装生产中产品的储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65500.5 | 申请日: | 202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90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履国;孙建华;李斗良;梁强;丰雷;李金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12 | 分类号: | B65B1/12;B65B63/00;B65D88/74;B65D88/28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冈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02 | 代理人: | 刘刚 |
地址: | 5630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海绵 包装 生产 产品 装置 | ||
用于海绵钛包装生产中产品的储料装置,包括储料罐;储料罐罐体外设有提升机;储料罐下部罐体上焊接四根以上的下料管,其上设有阀门;下料管与提升机对应设置;储料罐内顶端口处焊接十字形固定架,其中心下部焊接套筒;在套筒内顶端设置轴承,其内设有转动轴;其顶部置于储料罐外,并与传动装置连接,底部与设于储料罐出料口外的螺旋给料器的轴连接。本实用新型由于下料管与提升机的作用,使得海绵钛产品质量的均匀性得到提高,产品理化检测数据真实反映整炉生产数据,产品外观得到进一步改观;由于转动轴与螺旋给料器的作用,实现了产品破碎时包装的同步作业,缩短生产时间5小时,降低包装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海绵钛包装生产中产品的储料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海绵钛全流程工艺主要包括氯化,镁电解,海绵钛还原蒸馏、海绵钛破碎包装工序。海绵钛的破碎包装工序是最后一道工序,关系到海绵钛产品的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的均匀性,内在质量在还原蒸馏生产工序已基本确定,但是,受工艺限制,海绵钛钛坨分布的每个部位的质量差异大,钛坨总分上部和下部,也分钛坨心部和钛坨外部,在包装时,如果不均匀混合,取样分析数据导致误差大,反应不出产品质量的客观水平。不但对生产指导严重影响,也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的整体水平,因质量的不均匀性,会导致客户的投诉和产品的退货。海绵钛产品属于固体大颗粒产品,最大粒度在25.4mm,在储料罐内很难实现机械搅拌混料。特别是炉型大型化后,解决产品质量的均匀性至关重要;海绵钛破碎完成后,全部收集在一个大储料罐等待包装,再进行包装时,包装时主要由包装工人挑选颜色不合格、粒度不合格和异物等,因储料罐出口设置在底端,海绵钛产品出料速度太大,无法控制出料速度,必须把储料罐装满产品后才能包装,延长生产时间;也因出料速度无法控制,包装时也给包装工人挑选产品带来一定的难度,也导致不合格产品和异物混进产品的风险和增加操作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海绵钛破碎包装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不均匀性和产品包装时储料罐下料口给料速度无法控制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海绵钛包装生产中产品的储料装置,包括储料罐2;
所述储料罐2罐体外设有提升机1;
所述储料罐2下部罐体上焊接四根以上的下料管3, 其上设有阀门4;
所述的下料管3与提升机1对应设置;
所述储料罐2内顶端口处焊接十字形固定架6, 其中心下部焊接套筒7;
在所述套筒7内顶端设置轴承5, 其内设有转动轴8;
所述转动轴8顶部置于储料罐2外,并与传动装置连接,底部与设于储料罐2出料口外的螺旋给料器9的轴连接 。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由于下料管与提升机的作用,使得海绵钛产品质量的均匀性得到提高,产品理化检测数据真实反映整炉生产数据,产品外观得到进一步改观;
2、本实用新型由于转动轴与螺旋给料器的作用,实现了产品破碎时包装的同步作业,缩短生产时间5小时,降低包装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轴承、十字形固定架与套筒的位置关系图。
图中:1-提升机、2-储料罐、3-下料管、4-阀门、5-轴承、6-十字形固定架、7-套筒、8-转动轴、9-螺旋给料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655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