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对称带耳筒类零件热处理变形控制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65984.3 | 申请日: | 202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70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张维;熊诵涛;王海燕;薛卫娜;粟健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飞机起落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2 | 分类号: | C21D1/62;C21D9/08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马强 |
地址: | 410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称 带耳筒类 零件 热处理 变形 控制 夹具 | ||
一种非对称带耳筒类零件热处理变形控制夹具,包括钩环、配重轴杆、配重砝,所述偏心钩环的上部设有偏心吊钩部,所述偏心吊钩部位于所述偏心钩环的垂直中线一侧;所述偏心钩环的下部有水平设置的配重轴杆孔,所述配重轴杆能穿过所述配重轴杆孔;所述配重砝与所述配重轴杆的一端可拆卸连接。通过建模软件计算待加工零件的重心位置,设计本实用新型夹具的配重轴杆的长度、配重砝尺寸等。使用时,将钩环的下部置于非对称带耳筒类零件的2个耳片之间,将配重轴杆穿过零件的2个耳片和钩环,再利用配重砝与配重轴杆连接配合,通过配重轴杆将待加工零件、钩环和配重砝形成一个整体,使零件处于自然垂直向下状态,达到控制该类零件热处理变形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热处理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对称带耳筒类零件热处理变形控制夹具。
背景技术
筒类零件在热处理的加热、冷却过程中会产生变形,主要是因为零件在淬火过程中,因装挂原因使零件未自然垂直向下,筒体部位在淬火冷却过程中冷速不一致,导致筒体部位变形严重,其次是工件在高温加热条件下由自身重量导致的变形。因此筒类零件以平行于纵向筒体方向入油淬火是防止热处理过程中产生变形的重要条件。
非对称薄壁带耳筒类零件在工程应用中十分常见,但其结构特殊,主要在于零件截面厚度相差较大,筒体厚度一般在2.5~5.0mm之间,而带耳部位厚度是筒体厚度的20倍以上,且筒体部分长度较长,一般在400~600mm之间,该类零件图纸要求纵向筒体需在热处理前加工完成,要求热处理后纵向筒体形位公差圆度≤0.3mm,直线度≤0.5mm。其次该类零件重心线不在筒体轴线上,使该类零件不易装挂平衡,零件难以自然垂直向下,导致热处理后零件筒体部位圆度与直线度超差,筒体部位与耳片部位垂直度超差。所以对于筒类零件热处理的核心就是控制零件的装挂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对非对称薄壁带耳筒类零件热处理过程中难装挂、易变形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非对称带耳筒类零件热处理变形控制夹具,该非对称带耳筒类零件热处理变形控制夹具能有效控制在热处理过程中,零件保持自然垂直向下状态,零件不会晃动,均匀冷却,从而控制热处理变形在要求范围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非对称带耳筒类零件热处理变形控制夹具,其结构特点是,包括钩环、配重轴杆、配重砝,所述偏心钩环的上部设有偏心吊钩部,所述偏心吊钩部位于所述偏心钩环的垂直中线一侧;所述偏心钩环的下部有水平设置的配重轴杆孔,所述配重轴杆能穿过所述配重轴杆孔;所述配重砝与所述配重轴杆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通过建模软件计算待加工零件的重心位置,根据重心位置设计本实用新型夹具的配重轴杆的长度、配重砝尺寸等,并设计对应的钩环、配重轴杆和配重砝。使用时,将钩环的下部置于非对称薄壁带耳筒类零件的2个耳片之间,将配重轴杆穿过零件的2个耳片和钩环,并与钩环进行连接,再利用配重砝与配重轴杆连接配合,通过配重轴杆将待加工零件、钩环和配重砝形成一个整体,以平衡待加工零件的重心位置,使零件处于自然垂直向下状态,达到控制该类零件热处理变形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配重轴杆的一端设有竖向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调节块。凹槽的位置根据零件的中心位置确定,利用调节块进行微调以弥补设计计算偏差,使零件处于自然垂直向下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为斜口槽,所述调节块为楔块,所述楔块插入所述斜口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块上设有多个孔,可用不锈钢丝穿过孔对调节块进行固定,避免零件晃动造成加热不均匀。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孔沿竖直方向分布,可用不锈钢丝穿过不同位置的孔对调节块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设计计算误差,实现对零件平衡的进一步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配重砝套在所述配重轴杆的一端上。
进一步的,所述配重轴杆的另一端为大直径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飞机起落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航飞机起落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659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向器输入轴齿部高频淬火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异形预制支护桩及挡土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