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室真空气淬炉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68974.5 | 申请日: | 202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60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忠;李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派金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67 | 分类号: | C21D1/667;C21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3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室真 空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属于真空淬火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单室真空气淬炉,包括炉体、设置在炉体前后两端的端部风咀组件、设置在炉体周侧的侧部风咀组件;炉体包括外炉体、内炉体和位于外炉体与内炉体之间的风道;端部风咀组件包括端部通风部件和端部风咀盖板,端部通风部件将风道与内炉体相连通,端部风咀盖板在端部通风部件进风时打开、无风时关闭;侧部风咀组件,包括侧部通风部件和侧部风咀盖板,侧部通风部件将风道与内炉体相连通,侧部风咀盖板在侧部通风部件进风时打开、无风时关闭。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真空气淬炉动力驱动的密闭问题以及内部温差导致工件变形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真空淬火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单室真空气淬炉。
背景技术
单室真空气淬炉广泛应用于金属或非金属材料的淬火领域,例如主要用于合金钢、合金结构钢、工模具钢、弹簧钢、轴承钢、不锈钢、精密合金钢等材料的光亮淬火、调质及磁性材料的烧结,光亮退火及真空钎焊,既适用于细长轴和薄壁长件,也适用于大型超重件,应用范围极广,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单室真空气淬炉存在以下不足:
1.开放式加热,在加热过程中,由于淬火需要,加热室1都留有进气风管2,加热过程不能实现完全密闭,热损失较大,热区均匀性低等缺点。目前有厂家设计的热区前后通过各种方式驱动的机械密封结构,例如气缸3拉动前后挡板实现加热和淬火拉两种状态的切换,该类结构都会因高温导致密封结构漏气、卡死等原因,给设备使用者造成重大损失,例如费电、二次加热、工件材料损坏等。
2.单室真空气淬炉风道导流系统属于强制导流,在循环风进入风道4后由于惯性,造成热区后端(靠近炉门5的一端)风量、风压大于热区前端(靠近风机6的一端),造成淬火工件变形量大,硬度不均匀现象。
3.单室真空气淬炉由于风道与保温限制,风道不流畅,造成风机风压高,风机功率大,设备配置与风机功耗过高等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单室真空气淬炉,通过多风咀的结构进行改进,解决了真空气淬炉动力驱动的密闭问题以及内部温差导致工件变形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室真空气淬炉,包括炉体、设置在炉体前后两端的端部风咀组件、设置在炉体周侧的侧部风咀组件;
所述炉体包括外炉体、内炉体和位于外炉体与内炉体之间的风道;
所述端部风咀组件包括端部通风部件和端部风咀盖板,所述端部通风部件将风道与内炉体相连通,所述端部风咀盖板在端部通风部件进风时打开、无风时关闭;
所述侧部风咀组件,包括侧部通风部件和侧部风咀盖板,所述侧部通风部件将风道与内炉体相连通,所述侧部风咀盖板在侧部通风部件进风时打开、无风时关闭。
进一步地,位于内炉体前端的所述端部通风部件包括第一密封板和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密封板与内炉体密封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进气管与第一密封板密封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进气管伸入内炉体的一端为倾斜面,位于内炉体前端的所述端部风咀盖板与倾斜面铰接。
进一步地,位于内炉体后端的所述端部通风部件包括第二密封板和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密封板与内炉体密封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进气管与第二密封板密封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进气管伸出内炉体的一端为倾斜面,位于内炉体后端的所述端部风咀盖板与倾斜面铰接。
进一步地,位于内炉体顶部的所述侧部通风部件包括第三进气管,所述第三进气管与内炉体密封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进气管伸入内炉体的一端为倾斜面,位于内炉体上侧的所述侧部风咀盖板与倾斜面铰接,位于内炉体上侧的所述侧部风咀盖板的上端设置配重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派金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派金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689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火腿晾晒架
- 下一篇:一种真空淬取炉用石墨风咀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