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使用的移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70760.1 | 申请日: | 202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42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姜冉;潘鸿;吴晓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煜佳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2 | 分类号: | B01L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苏张林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使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使用的移液装置,包括移液管以及安装于移液管顶部的洗耳球,所述移液管上设置有标线以及刻度线;所述移液管内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一弹性密封塞,所述弹性密封塞的中部设有一微型穿孔;所述洗耳球插装于所述移液管的顶部,其锥形吸管上的前端连接有一硬质针管,且所述硬质针管穿过所述微型穿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使用的移液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单手操作,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使用的移液装置。
背景技术
移液装置是用来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溶液的量器。移液管是一种量出式仪器,只用来测量它所放出溶液的体积。它是一根中间有一膨大部分的细长玻璃管。其下端为尖嘴状,上端管颈处刻有一条标线,是所移取的准确体积的标志。移液管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2只手进行操作,一只手控制吸耳球,一只手控制移液管,当吸耳球移开瞬间,需要迅速堵住移液管的顶端,操作非常不便。同时,吸耳球与移液管是分开的,吸耳球不用时,开口一直暴露在空气中,易沾染灰尘或其他污染,使用时有可能影响实验结果。
公开号为CN206325588U的中国专利(公开日为2017年7月14日)公开了一种便捷型移液管,吸耳球通过连通管与移液管体连通,连通管与移液管体的接口在移液管体的侧面;连通管分为直管与波纹管两段,直管与波纹管相互串接;在波纹管的上侧内壁上设置有伸向直管管道的塞头;当波纹管未受力弯曲时,塞头堵塞直管管道,吸耳球与移液管体之间阻断;当波纹管受力向上弯曲时,塞头脱离直管管道,吸耳球与移液管体之间连通。该便捷型移液管结构合理,操作简单,使用过程中通过一只手即可以实现同时操作移液管体和吸耳球,同时将吸耳球安装在移液管上,吸耳球的开口不易被污染,降低了由于外部污染影响实验结果的可能性。但是该移液管仍存在结构复杂,塞头堵塞不严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移液装置,该移液装置结构简单,且能够实现单手操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使用的移液装置,包括移液管以及安装于移液管顶部的洗耳球,所述移液管上设置有标线以及刻度线,所述移液管内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一弹性密封塞,所述弹性密封塞的中部设有一微型穿孔;所述洗耳球插装于所述移液管的顶部,其锥形吸管上的前端连接有一硬质针管,且所述硬质针管穿过所述微型穿孔。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密封塞是由EVA、硅胶或聚氨酯橡胶制备而成的。
进一步地,所述标线距移液管顶部的距离为3~6cm。
进一步地,所述移液管上位于标线的上侧形成有膨大的储液部。
进一步地,所述移液管的顶部开口处设有挡圈,所述硬质针管上设有与移液管内壁接触的导正环。
进一步地,所述移液管上位于标线上侧的位置设有吊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便于使用的移液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时先向下推动洗耳球使得硬质针管穿过微型穿孔,然后挤出洗耳球内的空气,并将移液管的底端伸入待吸取的液体中,慢慢放松洗耳球以进行吸液。吸液完成后,再向上拉动洗耳球,直至硬质针管从微型穿孔中退出,此时微型穿孔闭合,弹性密封塞自动封堵住移液管的顶部,无需手动堵住,从而便于日常使用,且可实现单手操作。同时相对于手动封堵或CN206325588U专利中的塞头堵塞,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密封塞封堵的密封性更好,有利于提高取液的准确度。
2.本实用新型的便于使用的移液装置,洗耳球安装于移液管的顶端,避免洗耳球从移液管的顶部脱离,从而能够降低洗耳球的开口被污染的可能性,有利于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
3.本实用新型的便于使用的移液装置,在移液管上位于标线上侧的位置设有吊环,从而在实验过程中方便移液管的存放,避免频繁更换移液管。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煜佳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煜佳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707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墨负极材料车间除湿系统
- 下一篇:一种急诊科用便携担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