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焙阳极焙烧用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70811.0 | 申请日: | 202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37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都小平;都林涛;吴小永;史志立;刘志强;张建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沁阳市碳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4/10 | 分类号: | B02C4/10;B02C4/42;B02C23/12;B01F13/10;B01F7/04 |
代理公司: | 焦作市科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3 | 代理人: | 秦贞明 |
地址: | 45455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阳极 焙烧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预焙阳极焙烧用辅助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侧壁固定设置有连通的第一加料管,且箱体上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向下贯穿箱体上侧壁固定连接有转杆,且箱体上侧壁与第一电机输出轴连接处设置有匹配的第一轴承,所述转杆上固定套设有多组均匀分布的粉碎盘,且箱体内壁设置有与粉碎盘匹配的粉碎齿,所述箱体内设置有锥形筛网,所述锥形筛网位于粉碎盘下方,所述锥形筛网下端固定设置有连通的筛选网管,所述箱体一侧外壁固定设置有回料筒。本实用新型使得石油焦的粉碎与煤沥青的混合在一个装置内便可完成,简化了设备成本,大大提高了阳极焙烧前材料的准备效率,缩短了生产周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焙阳极焙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预焙阳极焙烧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阳极炭块生产原料是石油焦和煤沥青,石油焦经过煅烧后成为煅后石油焦,煅后石油焦经过破碎、筛分、配料、加入煤沥青进行混捏、成型、焙烧得到阳极炭块产品,现在阳极炭块生产过程中焙烧工序决定了阳极炭块最终性能,焙烧是阳极炭块一道非常重要的生产工序,实际上,而焙烧前,对阳极炭块的准备同样重要。
现有技术中,在对煅后的石油焦进行粉碎的过程中,不能自动对粉碎后颗粒较大的粗渣进行二次粉碎,需要人工对粗渣进行收集,二次投入,人工成本较高,而且对于石油焦的粉碎和煤沥青的混合往往是在不同的设备中进行,加长了生产周期,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自动对粉碎后颗粒较大的粗渣进行二次粉碎、生产周期长的缺陷,从而提出预焙阳极焙烧用辅助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预焙阳极焙烧用辅助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侧壁固定设置有连通的第一加料管,且箱体上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向下贯穿箱体上侧壁固定连接有转杆,且箱体上侧壁与第一电机输出轴连接处设置有匹配的第一轴承,所述转杆上固定套设有多组均匀分布的粉碎盘,且箱体内壁设置有与粉碎盘匹配的粉碎齿,所述箱体内设置有锥形筛网,所述锥形筛网位于粉碎盘下方,所述锥形筛网下端固定设置有连通的筛选网管,所述箱体一侧外壁固定设置有回料筒,且筛选网管远离锥形筛网的一端向外贯穿箱体侧壁与回料筒内腔下端连通,所述箱体外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位于回料筒正下方,且第二电机输出轴向上贯穿回料筒下侧壁固定连接有送料螺杆,所述回料筒下侧壁与第二电机输出轴连接处设置有匹配的第二轴承,所述送料螺杆与回料筒匹配设置,且送料螺杆上端与回料筒上端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回料筒侧壁上端与第一加料管通过回料管连通,且回料管远离回料筒的一端的水平高度低于回料筒另一端的水平高度,所述箱体侧壁下端还设置有第二加料管,所述第二加料管贯穿箱体侧壁设置,且第二加料管位于锥形筛网下方,所述箱体内腔下端设置有搅拌混合装置,且箱体下侧壁固定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内设置有匹配的挡料板。
优选地,所述搅拌混合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箱体侧壁下端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输出轴向内贯穿箱体侧壁固定连接有搅拌杆,且箱体侧壁与第三电机输出轴连接处设置有匹配的第三轴承,所述搅拌杆远离第三电机输出轴的一端与箱体另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杆上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搅拌叶。
优选地,所述锥形筛网与箱体内壁之间还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支撑杆。
优选地,所述筛选网管设置成倾斜状,且筛选网管与锥形筛网连接处的水平高度高于另一端的水平高度。
优选地,所述箱体下侧内壁设置有与出料口匹配的倾斜角,且箱体下侧内壁光滑打磨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杆的设置提高了锥形筛网的稳定性,将筛选网管设置成倾斜状,是为了便于直径较大的石油焦颗粒通过筛选网管进入回料筒,以便对其进行二次粉碎,直到其颗粒直径符合要求,通过筛选网管和锥形筛网的设置,分级筛选,确保颗粒符合要求的石油焦颗粒能够顺利落在箱体底部与煤沥青充分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沁阳市碳素有限公司,未经沁阳市碳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708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刮渣机
- 下一篇:一种移动式建筑施工用电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