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3D打印表面修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73334.3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27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全贵;宗贵升;袁晓鑫;赵浩;姜鑫;张建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E04G21/02;B33Y30/00;B33Y8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318 北京市顺义区天竺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打印 表面 装置 | ||
一种建筑3D打印表面修形装置,包括出料管、竖直面修形板和出料上表面修形板,该修形装置专门为打印内墙壁或外墙壁单面修形设计,可以保证内墙壁的内表面和外墙壁的外表面的平整,可以节省平整内墙壁的内表面和外墙壁的外表面所消耗的材料及人工成本,可以实现在内墙壁和外墙壁间布置钢筋,进行混凝土浇筑,通过出料上表面修形板修形成凹凸齿状,保证打印上下各层间啮合稳定、牢固,与传统建筑工艺相比,节省了大量制作模板的材料和人工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3D打印表面修形装置,属于建筑3D打印施工设备及施工设施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3D打印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在建筑行业也进行了大量尝试,已经出现3D打印建筑作品,有直接打印整个墙壁,也有打印内外墙壁,由于厚度不能太薄,不然时间太长,效率太低,制作打印的墙面通常是凹凸不平,后续平整需耗费较大的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在申请号为201711440754.9中,介绍了一种建筑3D打印表面修形装置,其喷嘴侧壁有两个对称布置一体化结构侧壁切削刀片和侧壁修形刀片,在对称结构的上方有横截面刮刀与进料喷嘴相连接,该装置在直接打印整个墙体时,可以获得想要的结果,但切削刀片切削掉凸起材料,造成材料浪费,当应用到打印内外墙面情况时,中间是钢筋混凝土层,中间有钢筋,如果双侧均有侧壁切削刀片和侧壁修形刀片,中间布置的钢筋会阻碍喷嘴的移动,无法实现打印。由于直接打印整个墙体的建筑,很难满足设计要求,而打印内外墙面、中间有钢筋混凝土层支撑和连接,设计要求就能够得到保证,为此,专门为打印内外墙面提供一种建筑3D打印表面修形装置就显得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3D打印表面修形装置,该修形装置专门为打印内墙壁或外墙壁单面修形设计,保证内墙壁的内表面和外墙壁的外表面的平整,通过打印层上表面修形,保证上下各层间啮合稳定牢固。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建筑3D打印表面修形装置,包括出料管、竖直面修形板和出料上表面修形板,出料管上口面11与可使其旋转的供料管紧固连接,其特征在于:在出料管1的一个侧立面紧固连接一个竖直面修形板3,该竖直面修形板立面31与打印移动方向X轴方向平行,该竖直面修形板底面34低于出料管下口面12,在出料管的另一个与打印移动方向X轴方向垂直的侧立面的出料口处,紧固连接一个出料上表面修形板4,相对于打印移动X轴方向,该出料上表面修形板4位于出料口后侧,出料上表面修形板最低处43与出料管下口面12的距离,不大于一个打印层的厚度。
所述的一种建筑3D打印表面修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打印移动方向X轴方向上,所述的竖直面修形板立面31位于出料口后面部分偏向出料口方向折弯a°角度,形成竖直面修形板折面A(32),然后远离出料口方向折弯b°角度,形成竖直面修形板折面B(33),其竖直面修形板立面31与竖直面修形板折面A(32)夹角a°范围为:90°<a°≤180°,其竖直面修形板折面A(32)与竖直面修形板折面B(33)夹角b°范围为:30°≤b°≤180°。
所述的竖直面修形板底面34与出料管下口面12的距离,不小于一个打印层的厚度。
在打印移动方向X轴方向上,所述的出料上表面修形板4在低于料管下口面12部分偏向出料口下面方向折弯c°角度,形成出料上表面修形板折边42,其出料上表面修形板立边41与打印移动方向X轴方向上垂直,出料上表面修形板立边41与出料上表面修形板折边42夹角c°范围为:90°<c°≤180°。
所述的出料上表面修形板折边42为凹凸齿状。
本发明的一种建筑3D打印表面修形装置,具有如下有益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三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733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