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铸造用覆膜砂浇口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73748.6 | 申请日: | 202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25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阳市丹水铸造新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王翠 |
地址: | 212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用覆膜砂 浇口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工具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铸造用覆膜砂浇口组件,包括入料斗和引流管,所述入料斗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引流管的顶端,所述入料斗和所述引流管连接处的内外两侧均为圆弧倒角,所述入料斗的内侧等分设有若干引流加强筋,所述入料斗主体的内侧与外侧之间设有夹角,所述入料斗的外圆表面环绕固定若干层台阶形圆环台,入料斗和引流管由内向外依次为耐高温覆膜、型砂基本层和减震缓冲覆膜。本实用新型设置引流加强筋增强入料斗的结构强度,并且对熔化的浇铸液起到引导和隔离作用,避免浇铸液倾倒过快导致其四散飞溅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以及避免浇铸液堵塞引流管的顶部开口造成空气受热膨胀造成的爆炸式飞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铸造用覆膜砂浇口组件。
背景技术
金属型铸造又称硬模铸造,它是将液体金属浇入金属铸型,以获得铸件的一种铸造方法,铸型是用金属或型砂制成,金属型铸造所能生产的铸件,在重量和形状方面还有一定的限制,如对黑色金属只能是形状简单的铸件;铸件的重量不可太大;壁厚也有限制,较小的铸件壁厚无法铸出;浇口杯是漏斗形的外浇口,单独制造或直接在铸型内形成,成为直浇道顶部的扩大部分,浇口组件的作用是承接来自浇包的金属液,防止飞溅和溢出,方便浇注,减少金属液对铸型的直接冲击,另外,还能够撇去部分熔渣、杂质、阻止其进入直浇道内,可提高金属液静压力的功能,因此在金属浇铸中普遍使用。
目前的铸造用浇口组件存在下列问题:
1、目前的铸造用浇口组件在浇包倾倒过快时浇铸液容易在浇杯口飞溅,并且倾倒过猛会阻塞浇口通道导致爆炸性飞溅,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2、目前的铸造用浇口组件为单层的型砂粘接制成,其耐高温和耐冲击性能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铸造用覆膜砂浇口组件,解决了目前的铸造用浇口组件在浇包倾倒过快时浇铸液在浇杯口飞溅,以及浇口组件由单层的型砂制成,耐高温和耐冲击性能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铸造用覆膜砂浇口组件,包括入料斗和引流管,所述入料斗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引流管的顶端,所述入料斗和所述引流管连接处的内外两侧均为圆弧倒角,所述入料斗的内侧等分设有若干引流加强筋,所述入料斗主体的内侧与外侧之间设有夹角,所述入料斗的外圆表面环绕固定若干层台阶形圆环台,所述入料斗和所述引流管由内向外依次为耐高温覆膜、型砂基本层和减震缓冲覆膜,所述型砂基本层中嵌合有斗形钢丝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入料斗的顶沿两侧为圆弧角结构,所述引流管的底沿外侧为倒角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入料斗内侧与外侧之间的夹角为五度至十五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耐高温覆膜为刚玉层或碳化硅层或石棉层,所述减震缓冲覆膜为玻璃纤维耐火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引流加强筋的数量为三道至十道。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铸造用覆膜砂浇口组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铸造用覆膜砂浇口组件,设置引流加强筋增强入料斗的结构强度,并且对熔化的浇铸液起到引导和隔离作用,避免浇铸液倾倒过快导致其四散飞溅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以及避免浇铸液堵塞引流管的顶部开口造成空气受热膨胀造成的爆炸式飞溅。
2、该铸造用覆膜砂浇口组件,通过耐高温覆膜抵御浇铸液的高温侵蚀,型砂基本层作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的支撑,以便在大规模生产时降低成本,减震缓冲覆膜减缓本实用新型主体与配合浇铸的夹具之间的碰撞和震动,斗形钢丝网增强型砂基本层的连接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阳市丹水铸造新材有限公司,未经丹阳市丹水铸造新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737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