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风除尘降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74065.2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17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锦心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12 | 分类号: | B01D45/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唐迅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高***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风 除尘 降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风除尘降温装置,它包括进气通道、排气口、排气管、内筒,进气通道与内筒切向连接,在内筒外设有外壳,内筒与外壳之间形成有夹层,内筒的底部设有筒底,在内筒的筒壁上设有尘粒导出孔,尘粒导出孔排列分布在内筒筒壁的不同上下位置和周边上,在每一尘粒导出孔上都连接有尘粒导出管道,尘粒导出管道置于夹层内并通过其另一端的尘粒出口与集尘筒体连通,在外壳上设有与夹层相通的冷却风进口和冷却风出口。这种旋风除尘降温装置,解决了高温空气降温换热除尘问题,可以使高温烟气降低至金属可耐受的范围,同时可以清除颗粒粉尘,并为进一步换热创造条件,经过初步降温除尘后的热空气可顺利的进行第二次换热,解决换热器最怕粉尘堵塞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技术,特别是一种旋风除尘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在空气净化处理中,往往需要进行除尘处理,将空气中的颗粒尘埃除去,旋风分离也经常被用到了这种工作环境的处理中,中国专利201620750712.X公开了一种旋风分离除尘装置,其旋风筒上设置有含尘气体入口,旋风筒上端设置有内滤管,内滤管上方设置有盖体,盖体与内滤管固定,盖体下方设置气体出口,旋风筒内部设置有尘体导流板,内滤管起到对气体进行过滤的作用,防止导出的气体含有尘粒,尘体导流板能够将灰尘输到下料斗上,工作时,含有尘粒的空气首先切线进入旋风筒进行旋风分离,空气中未分离掉的尘粒在空气通过过滤管时进一步被过滤管进一步过滤,将尘粒除去,这种旋风分离除尘装置,过滤管上的通风孔必须小于尘粒直径,才能将尘粒过滤,从而导致在除尘过程中过滤管是经常会被尘粒堵住而影响旋风分离,同时也经常需要拆卸过滤管进行清洗,给连续除尘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影响。另外,对于某些含尘粒的高温热气除尘(如对高温烟气除尘)时,因为高温烟气做旋风除尘金属材料的耐受温度有限,会影响除尘设备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对含尘粒的高温空气除尘,且除尘效果好、设备使用寿命长的旋风除尘降温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旋风除尘降温装置,它包括进气通道、排气口、排气管、内筒,进气通道与内筒切向连接,在内筒外设有外壳,内筒与外壳之间形成有夹层,内筒的底部设有筒底,在内筒的筒壁上设有确定数量的尘粒导出孔,所述的在内筒的筒壁上设有确定数量的尘粒导出孔是将确定数量的尘粒导出孔排列分布在内筒筒壁的不同上下位置和周边上,在每一尘粒导出孔上都连接有尘粒导出管道,尘粒导出管道置于夹层内并通过其另一端的尘粒出口与集尘筒体连通,在外壳上设有与夹层相通的冷却风进口和冷却风出口。
为了提高冷却效果,在冷却风进口和冷却风出口之间的夹层内设置有导流挡板。
为了便于控制灰尘的集中处理,所述集尘筒体其下部为锥形集尘筒,在锥形集尘筒下设有与其相连通的出灰口,锥形集尘筒与出灰口之间设有卸灰阀,在卸灰阀上设有卸灰阀挡板。
为了提高排气和对尘埃颗粒的分离效果,排气管位于内筒的中心位置。
为了方便排出旋风分离后的尘粒,尘粒导出管道与内筒之间的连接处可以形成斜向下锐角夹角,尘粒导出管道的管径大于2公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锦心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锦心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740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道路局部加固结构
- 下一篇:用于桥梁架设可拆卸的临时竖向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