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头颅CT血管造影检查头枕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75905.7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66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许笑笑;徐峰;蔡小威;蔡佩池;刘笑言;李颖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A61B6/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施恩 |
地址: | 2238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头颅 ct 血管 造影 检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头颅CT血管造影检查头枕,主要包括头枕主体,头枕主体上设置有头枕凹槽,检查头枕还包括微型气泵、升降头枕,头枕主体上有夹紧调节放气阀、夹紧调节充气阀、升降调节放气阀、升降调节充气阀,微型气泵出气端与主气管一端连接,主气管另一端与主进气管连接,主进气管上串连有升降气囊气管、右气囊气管,主进气管末端与左气囊连接,升降气囊气管末端与升降气囊连接,右气囊气管末端与右气囊连接。本实用新型产品头枕高度可以升降调节,满足不同体型患者舒适、精准检查,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和医护人员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头颅CT血管造影检查头枕。
背景技术
CT血管造影(CTA,CT angiography)是将CT增强技术与薄层、大范围、快速扫描技术相结合,通过合理的后处理,清晰显示全身各部位血管细节。具有无创和操作简便的特点,对于血管变异、血管疾病以及显示病变和血管关系有重要价值。
在医学上又叫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简称CT血管造影即CTA),血管造影是一种介入检测方法,显影剂被注入血管里,因为X光穿不透显影剂,血管造影正是利用这一特性,通过显影剂在X光下的所显示影像来诊断血管病变的。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学是研究在医学影像学的监控引导下,采用血管内介入技术对脑血管疾病进行诊断和直接治疗的学科。目前脑血管介入手术治疗主要包含: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介入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等。
临床上,患者在做头颅CTA和颈部CTA的血管造影检查时,需要给病人注射造影剂,患者会有不适的感觉;且患者检查时头颅固定的位置非常重要,这样可以保证检查结果和图像质量。但是在实际在做该项检查时,患者容易精神紧张,头颅固定不好的话,会有血管检查不全的现象或者神智不清不能配合检查,造成检查失败,影响检查结果。目前现有技术的偷偷CT血管造影检查头枕结构复杂,使用不便,且不能全方位很好的固定,常见的设计可以参见中国专利201420466796.5、201822240852.4、201821604116.6、201920014913.7等。
为了解决为患者进行头颅CT血管造影检查时,能根据不同患者头颅的大小,来调整头枕的高度,并将患者悬空的头颅托起并有效固定,使患者更加舒适、方便医护人员操作、提高检查准确性和工作效率,整体实现对患者提供温和、精准的检查过程,特设计本专利技术产品。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头颅CT血管造影检查头枕,其目的在于:在患者做头颅CT血管造影检查时,能对患者提供温和、精准的检查过程,同时方便医护人员操作、提高检查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头颅CT血管造影检查头枕,主要包括头枕主体1,头枕主体1上设置有头枕凹槽4,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头枕还包括微型气泵8、升降头枕12,所述头枕主体1上有夹紧调节放气阀2、夹紧调节充气阀3、升降调节放气阀5、升降调节充气阀6,微型气泵8出气端与主气管7一端连接,主气管7另一端与主进气管24连接,主进气管24上串连有升降气囊气管25、右气囊气管33,主进气管24末端与左气囊39连接,升降气囊气管25末端与升降气囊27连接,右气囊气管33末端与右气囊36连接,左气囊39和右气囊36通过设置在主进气管24上的夹紧调节放气阀2、夹紧调节充气阀3进行充放气,升降气囊27通过设置在升降气囊气管25上的升降调节放气阀5、升降调节充气阀6进行充放气;所述升降气囊27上方设置有升降头枕12,升降头枕12设置在头枕凹槽4内部,左气囊39右侧设置有左侧活动块14,右气囊36左侧设置有右侧活动块3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759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橡胶按键用激光打标装置
- 下一篇:一种翻盖式支撑的美术教学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