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力消振罐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79323.6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07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周学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三人行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04 | 分类号: | F16L5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智远创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619 | 代理人: | 李丽丽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北太路1633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 消振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力消振罐,用于消除水流管道振动,包括有内管道和外管道,所述内管道设于外管道内,所述内管道设有若干小孔,水填满内管道,从内管道上的小孔流入外管道,再通过外管道流出压力消振罐,从而减缓水流速度消除管道振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水管路安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消除管道振动的压力消振罐。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家庭、办公室、商超等场所用到的热泵、太阳能、锅炉、空调等流体系统,通常都需要使用水泵来实现循环加热或制冷、增加或保持管道的压力,或者保持管道的温度,以满足使用的要求。此类系统的安装一般由水泵、各种不同功能的阀门、管道等配件组成,由安装施工人员在现场组装,形成复杂的管道系统与相应的设备连接起来。
在该领域有俗称“三分产品,七分安装”的说法,设备能否正常使用与安装息息相关。由于不同场所的布局有差别,施工人员的技术有差别,对质量的理解有差别以及安装的标准差别,等等,导致系统安装形成蛛网式的管道,外观不整洁、美观,并且质量不一,易发生故障,成本浪费太高,不易维护维修。而且通常需要由不同的水泵来实现不同的功能,如循环、增压、回水各使用不同的水泵,但是大多数水泵的日使用率并不高,有些水泵因长期不用还会产生锈蚀,造成故障。
因此,设计出一款一体式泵站,但是在投入使用后发现管道水流量少的问题,经分析是泵站采用稳压阀来消除管道振动,而稳压阀是可以旋紧、旋松,用户调了之后影响会引起机组振动大、旋紧阀门也会减小回水箱的水流量。
并且当打开的阀门突然关闭,水流对阀门及管壁,主要是阀门会产生一个压力;由于管壁光滑,后续水流在惯性的作用下,迅速达到最大,并产生破坏作用,这就是水利学当中的“水锤效应”,也就是正水锤;在水利管道建设中都要考虑这一因素,相反,关闭的阀门在突然打开后,也会产生水锤,叫负水锤,也有一定的破坏力。
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替代稳压阀且消除管道振动的装置,解决因管道振动水流量少和水锤效应管道易被破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解决因管道振动水流量少和因水锤效应管道易被破坏问题的压力消振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力消振罐,用于消除水流管道振动,包括有内管道和外管道,所述内管道设于外管道内,所述内管道设有若干小孔,水填满内管道,从内管道上的小孔流入外管道,再通过外管道流出压力消振罐,从而减缓水流速度消除管道振动。
进一步地,所述内管道上设有进水口,水从进水口进入内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道上设有出水口,水从出水口流出压力消振罐。
进一步地,所述内管道包括有A层和B层,所述B层包裹A层,且B层与A层相通,所述A层与进水口连接,水从A层流入进入B层。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道包括有C层,所述C层包裹B层,所述C层与出水口连接,水进入A层流入B层,再从B层流入C层,通过C层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设计压力消振罐的内部为多层结构,流入压力消振罐内部的水分层流动,减缓水流速度,无需手动旋转调节稳压阀进行消除管道振动,有效解决因管道振动导致水流量少的问题;
(2)采用压力消振罐代替阀门,设压力消振罐连接管道,避免阀门突然开或者关,产生水锤效应,而导致管道被破坏;
(3)通过改变流向、延长流径、并重新分配流量,把进入消振罐的带有冲击力的水流在罐内重新混合达到一个稳定的输出,从而消除管道的冲击性振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整体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三人行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三人行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793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