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储参数获取用传感器及探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80849.6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04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伟;杨卓静;郝文杰;杨进平;王新杰;孟庆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K7/22;G01L9/04;G01N9/00;G01V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满靖 |
地址: | 07105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参数 获取 传感器 探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储参数获取用传感器及探测系统。传感器包括传感器筒,传感器筒内设有传感器容置腔,传感器芯体通过压盖被嵌装固定于传感器容置腔内,传感器筒的底口通过头部堵塞密封,头部堵塞上设有进水通道,传感器容置腔通过压盖上的通孔和进水通道与外部连通,传感器筒的顶口上安装有线路板筒,线路板筒内的线路板容置腔中安装有线路板,线路板筒的顶口上安装有公接头,公接头的顶部通过公母接头固定螺帽连接有母接头,母接头的顶口上安装有尾部压帽。本实用新型传感器耐高温高压,可准确实时获取地热深井深部地热储层的热储参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获取新型清洁能源——地热能的深部热储参数的耐高温高压传感器以及基于该传感器实现的探测系统,属于深部热储探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地热能属于新型清洁能源,但国内关于深部热储探测技术的规范及标准尚不健全,工程中采用的技术大部分是引用石油行业的监测及探测技术,但油井的成井工艺、储层性质等指标均有别于热储,因此,获取深部热储参数属于探测领域的新技术。
地热储层一般位于地下2000米~4000米,储层温度一般可达到80℃~150℃,其涉及的关键参数通常有温度、压力、介质密度等参数。目前市场上已有的温度、压力双通道常规传感器所适用的温度通常不能高于80℃,而地热储层温度通常高于80℃,因此,上述常规传感器无法胜任热储参数的获取任务,不能满足地热深井的探测需求。另外,深部地热储层的探测需要很长的线缆或绳索,而目前已有的常规绞车的承载力不够、不能设定或改变收放速度、不能自动排线,常规绞车的上述缺点同样制约了地热深井的深部探测技术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储参数获取用传感器及探测系统,传感器可准确实时获取地热深井深部地热储层的温度和压力热储参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储参数获取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传感器筒,传感器筒内设有传感器容置腔,传感器芯体通过压盖被嵌装固定于传感器容置腔内,传感器筒的底口通过头部堵塞密封,头部堵塞上设有进水通道,传感器容置腔通过压盖上的通孔和进水通道与外部连通,传感器筒的顶口上安装有线路板筒,线路板筒内的线路板容置腔中安装有线路板,线路板筒的顶口上安装有公接头,公接头的顶部通过公母接头固定螺帽连接有母接头,母接头的顶口上安装有尾部压帽,其中:传感器芯体包括主壳,主壳的顶部设有充油腔,充油腔向下延伸至与主壳的底部开设的上凹槽相贯通,上凹槽的槽底放置有激光蚀刻出测压电路的硅膜片,硅膜片上朝向充油腔的表面上设有测温元件,充油腔内充入硅油后通过封盖密封,波纹片通过压环固定于主壳的底部,波纹片与硅膜片之间的间隙内充有硅油,从测压电路和测温元件引出的导线穿过充油腔内的硅油、封盖和封盖外的输出管脚接口后与线路板连接,从线路板引出的导线依次贯穿线路板筒、公接头、母接头、尾部压帽后与外部的探测线缆连接。
一种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所述的热储参数获取用传感器,所述热储参数获取用传感器与所述探测线缆的一端头相连,所述探测线缆的另一端头经由置于井上地面的线缆收放控制绞车与监测仪器相连,其中:线缆收放控制绞车包括排线滚筒,所述探测线缆缠绕在排线滚筒上,处于排线滚筒输入侧的所述探测线缆上安装有测距装置和张力测量装置,测距装置位于地热深井的井边,从排线滚筒输出侧伸出的所述探测线缆借由集流环与监测仪器连接,排线滚筒的转动轴经由传动机构与变频电机连接,传动机构上安装有减速器,变频电机、减速器、测距装置、张力测量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控制装置与监测仪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热储参数获取用传感器因采用简洁实用的电桥电路来感测代表压力参数的电压信号,从而使得整个传感器在可具备耐高温高压特性的基础上,还可准确实时地获取地热深井中的深部地热储层的压力、温度参数,本实用新型传感器的密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未经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808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除静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语音台灯的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