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飞织口罩一次成型立体鼻梁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80984.0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12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吉;姚志国;卓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泳衣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27/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兴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8 | 代理人: | 王成红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罩 一次 成型 立体 鼻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飞织口罩一次成型立体鼻梁条结构,其结构包括口罩部、热合框、松紧绳、加固层、第一鼻梁条和第二鼻梁条,所述口罩部外围通过热合方式形成热合框,所述口罩部后端左右两部分别通过热合方式与松紧绳固定连接,所述口罩部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加固层,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口罩部上部分别设置第一鼻梁条和第二鼻梁条,且其均通过飞织方式与口罩部一体成型,而第一鼻梁条的外侧高于口罩部内侧面2mm,提供高度差,加大稳定性,而第一鼻梁条和第二鼻梁条之间最小的间距为5mm,合理的支撑配合,可再次提高鼻梁处的稳固力,达到了通过飞织方式之间形成鼻梁部件以便于作业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口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飞织口罩一次成型立体鼻梁条结构。
背景技术
飞织,就是利用3D一体成型技术,以各种颜色的纱线作为原材料,采用全新的编制工艺,编织出的一个几乎完全无缝的单层编织面;
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而口罩一般包括,无纺布、鼻梁筋和耳挂;
但是现有技术新型的该口罩在设置鼻梁条时,一般是通过缝合或者热合形成鼻梁条的安置空间而作业麻烦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飞织口罩一次成型立体鼻梁条结构,以解决该口罩在设置鼻梁条时,一般是通过缝合或者热合形成鼻梁条的安置空间而作业麻烦的问题,通过飞织方式之间形成鼻梁部件以便于作业的有益效果。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飞织口罩一次成型立体鼻梁条结构,包括口罩部、热合框、松紧绳、加固层、第一鼻梁条和第二鼻梁条,所述口罩部外围通过热合方式形成热合框,所述口罩部后端左右两部分别通过热合方式与松紧绳固定连接,所述口罩部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加固层,所述加固层内侧设置有口罩部和松紧绳,并且口罩部、松紧绳和加固层之间通过热合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口罩部上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鼻梁条和第二鼻梁条,并且第一鼻梁条和第二鼻梁条均通过飞织方式与口罩部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松紧绳设置有两组且其对称分布于口罩部后端左右两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鼻梁条和第二鼻梁条的外形与大小均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鼻梁条的外侧高于口罩部内侧面2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鼻梁条和第二鼻梁条之间相互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鼻梁条和第二鼻梁条之间最小的间距为5mm。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该口罩在设置鼻梁条时,一般是通过缝合或者热合形成鼻梁条的安置空间而作业麻烦的问题,通过在口罩部上部分别设置第一鼻梁条和第二鼻梁条,且其均通过飞织方式与口罩部一体成型,而第一鼻梁条的外侧高于口罩部内侧面2mm,提供高度差,加大稳定性,而第一鼻梁条和第二鼻梁条之间最小的间距为5mm,合理的支撑配合,可再次提高鼻梁处的稳固力,达到了通过飞织方式之间形成鼻梁部件以便于作业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口罩部-1、热合框-2、松紧绳-3、加固层-4、第一鼻梁条-5、第二鼻梁条-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泳衣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泳衣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809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萝卜初级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飞织口罩内置鼻梁条一体安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