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捷式输液瓶余液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82052.X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47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艾冬梅;张代英;丁玉辉;胡敏;莫鲈;杨宇;向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2/00 | 分类号: | A61G12/00;F04B15/00;F04B5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龙玉洪 |
地址: | 646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捷 输液 瓶余液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捷式输液瓶余液处理装置,包括上端敞口且呈中空结构的外桶,外桶配置有顶盖,该顶盖上设有置瓶孔,该置瓶孔的构造适于输液瓶以倒置姿态放入,置瓶孔内靠近下端的位置设有针座,针座包括竖向设置的中空插针,以及与所述中空插针连通的出液管。采用以上方案,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输液瓶残余液体的处理效率,减少操作步骤,降低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以及环境污染或人员感染风险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废品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捷式输液瓶余液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医院每天都会消耗大量的玻璃瓶装的生理盐水和灭菌注射用水,用于术前麻醉配药、术中腹腔冲洗、术后吸痰等,这些瓶子内通常会有剩余液体,无菌液体都是一人一用,不能在另外患者上二次利用,瓶子都需要统一回收后统一处理,而如果任由这些液体在瓶内,那么在同一收集处理过程中,会增加运移重量,随之导致处理成本增加,并且液体遗漏可能造成污染风险,不利于保证医院干净卫生的环境,会相应增加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所以通常在统一处理瓶子之前都会将瓶子里的残余液体倒掉,目前主要依靠医务人员,将瓶子的盖打开,然后再手持倒掉的方法,消耗时间较久,处理也极为缓慢,浪费人力资源。
为此,申请人在早期提出了一项专利号为“2019205179321”,专利名称为“医用输液瓶余液处理装置”的专利申请,但在后续使用中,发现使用该装置时,需要人工将输液瓶的胶塞拔掉之后,再倒扣到对应的瓶孔内,此过程中,一方面还是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在倒扣时,余液容易洒出溅射,仍存在对环境造成污染或人员感染风险等。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捷式输液瓶余液处理装置,以进一步提高操作便捷性,同时降低液体洒出溅射污染风险等。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捷式输液瓶余液处理装置,包括上端敞口且呈中空结构的外桶,所述外桶配置有顶盖,该顶盖上设有置瓶孔,该置瓶孔的构造适于输液瓶以倒置姿态放入,其关键在于:所述置瓶孔内靠近下端的位置设有针座,所述针座包括竖向设置的中空插针,以及与所述中空插针连通的出液管。
采用以上结构,医务人员可将输液瓶直接倒着放入置瓶孔中,通过中空插针插入瓶中,残余液体则可通过插针和出液管导出,不用再打开输液瓶取出胶塞,进一步减少了医务人员的操作劳动强度,且避免倒扣过程中可能存在液体溅洒的风险,并且同样与在先设计一样可连续操作,而不用手持输液瓶等待残余液体流完之后才能继续处理下一瓶,保证残余液体的处理速度。
作为优选:所述置瓶孔包括上下一体的瓶身固定部和瓶口固定部,所述针座位于瓶口固定部下部,所述针座还包括用于固定中空插针的座体,所述座体与瓶口固定部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连接结构。采用以上置瓶孔结构,可提高对输液瓶的固定,同时通过座体与瓶口固定部相互连接,可防止在拔出输液瓶过程中将针座拔出的情况发生。
作为优选:所述座体呈圆盘状,其周向外侧设有至少一个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凸出部,所述瓶口固定部内具有水平设置的环形卡止凸台,该环形卡止凸台上具有与所述座体相适应的过孔,所述环形卡止凸台的下方设置环形支撑凸台,且所述环形支撑凸台与环形卡止凸台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座体的厚度。采用以上结构,安装时,座体上的凸出部正对过孔通过环形卡止凸台之后,只需转动一定角度,使突出部与过孔错位,在拔取输液瓶的时候,凸出部受环形卡止凸台的阻挡,则可避免将针座带起。
作为优选:所述座体下部具有沿其轴向设置的连接螺柱,所述环形支撑凸台内侧下部具有与连接螺柱配合的内螺纹。采用以上结构,一方面对针座进行二次固定,防止晃动或被取出,另一方面可通过调整旋进螺纹长度,以调整中空插针顶端与环形卡止凸台上表面之间的高度,即改变插针插入输液瓶的深度,以避免插针插入深度高于残余液在瓶口处的体积深度,导致液体无法流出的情况发生。
作为优选:所述置瓶孔均配置有堵塞。采用以上方案,堵塞可对中空插针进行防护,避免发生意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未经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820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放空管道天然气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辅助轻质隔墙板的定位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