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性滑轨润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82453.5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84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忠;胡磊波;方清华;余忠良;何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亚德客自动化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66 | 分类号: | F16C33/66;F16C2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5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性 滑轨 润滑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线性滑轨,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合理,通过内置贮油腔实现自润滑,减少了润滑油注油频率,且润滑效果好的线性滑轨润滑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没有设置贮油腔,需要频繁的向润滑系统内加注润滑油,不仅费时费力,且由于润滑油导入处于非连续状态,导致润滑效果差等技术问题,它包括滑轨及滑动连接在滑轨上的滑块,在滑块的两端分别封装有端盖,端盖与滑块端面间夹装有内回流盖,在所述内回流盖的横向段内设有贮油腔,贮油腔通过横向油路连通着内回流盖的纵向段内的纵向油路,纵向油路的两端又分别连通着内回流盖的上钢珠导向槽和下钢珠导向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性滑轨,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紧凑合理,通过内置贮油腔实现自润滑,减少了润滑油注油频率,且润滑效果好的线性滑轨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线性滑轨又称线轨、滑轨、直线导轨、线性导轨,是用来支撑和引导运动部件,按给定的方向做往复直线运动,主要用于高精或高速直线往复运动场合,可以承担一定的扭矩,可在高负载的情况下实现高精度的直线运动。现有的线性滑轨通常带有润滑功能,其润滑系统一般由端盖、内回流盖、钢珠等组成,而现有的线性滑轨的润滑油路通常设置在滑块两侧的端盖上,通过端盖上的油路将润滑油输送到上、下四条钢珠回流道上实现润滑,由于系统内没有设置贮存润滑油的贮油腔,因此需要频繁的向润滑系统内加注润滑油,费时费力,润滑油导入处于非连续状态,导致润滑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合理,通过内置贮油腔实现自润滑,减少了润滑油注油频率,且润滑效果好的线性滑轨润滑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没有设置贮油腔,需要频繁的向润滑系统内加注润滑油,不仅费时费力,且由于润滑油导入处于非连续状态,导致润滑效果差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线性滑轨润滑系统,包括滑轨及滑动连接在滑轨上的滑块,在滑块的两端分别封装有端盖,端盖与滑块端面间夹装有内回流盖,在所述内回流盖的横向段内设有贮油腔,贮油腔通过横向油路连通着内回流盖的纵向段内的纵向油路,纵向油路的两端又分别连通着内回流盖的上钢珠导向槽和下钢珠导向槽。通过在端盖内侧的内回流盖内设置贮油腔,贮油腔内的润滑油再通过横向油路和纵向油路分别输送至内回流盖的上、下钢珠导向槽内实现润滑,结构简单,贮油腔位于内回流盖内,充分利用原有空间,紧凑合理,内置的贮油腔实现了连接的自润滑,不仅减少了润滑油的注油频率,且由于润滑保持连续状态,润滑效果好。
作为优选,在所述端盖的外端面上设有导通于贮油腔的主加油口。主加油口位于端盖的外端面,注油线路短,主加油口加工方便,同时向贮油腔加注润滑油时也比较便利。
作为优选,所述横向油路由滑轨端面和内回流盖内侧面围合而成,纵向油路由端盖内侧面和内回流盖外侧面围合而成,横向油路的外侧端通过轴向通孔连通着纵向油路的上端。横、纵向油路均由相邻的滑轨端面和内回流盖内侧面,以及端盖内侧面和内回流盖外侧面围合而成,二者又通过轴向通孔保持连通,一是拼合成的油路,只需在其中一个表面加工即可,使油路加工更加方便,二是正、反面结构可充分利用内回流盖的结构空间,使结构更加紧凑合理。
作为优选,在所述端盖顶面和侧壁面上分别设有备用加油口,其中侧壁面上的备用加油口通过内回流盖上的辅助加油油路连通着贮油腔,端盖顶面上的备用加油口向下直接连通着贮油腔。通过在端盖顶面和侧壁面上设置备用加油口,可满足客户的个性化使用需求,以保证足够的加油空间,给加油提供便利。
作为更优选,所述辅助加油油路对应设于横向油路的上方,且辅助加油油路由滑轨端面和内回流盖内侧面围合而成。辅助加油油路位于横向油路的上方,充分利用了内回流盖的结构空间;由滑轨端面和内回流盖内侧面围合而成,辅助加油油路加工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贮油腔设于内回流盖横向段的中部,横向油路和纵向油路相对贮油腔呈左右对称分布。横、纵向油路对称分布,确保两侧上、下钢珠导向槽内的钢珠润滑保持均衡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亚德客自动化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亚德客自动化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824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锰钢耐磨件的耐磨结构
- 下一篇:一种超柔透气复合包芯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