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降水用混凝土体支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83695.6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48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李近朱;李全民;袁志洲;李继徽;李建宇;巢启闰;张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钜力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钜砼建筑工业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19/10;E02D5/30;E02D5/52;E02D15/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左建华 |
地址: | 211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降水 混凝土 支护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强度降水用混凝土体支护系统,该高强度降水用混凝土体支护系统,包括由多个桩体依次拼接成圈的支护结构,每个桩体沿其轴向方向形成有内孔,在其中一些桩体的内侧形成有渗水孔,在其中另一些桩体的外侧形成有渗水孔,所述渗水孔连通内孔和外界,以使支护结构的内外侧都能够通过渗水孔向内孔中渗水。该高强度降水用混凝土体支护系统,通过在桩体上开设内孔及与内孔连通的渗水孔,可以完全代替现有降水井使用,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且桩体内孔中不易聚集大量泥块,可以保证潜水泵顺畅的排水工作,有利于提高内孔降水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降水用混凝土体支护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过程中,在基坑支护时需要做多个钢管降水井,经与降水井连通的地下坑道流入水仓,再由水泵经专门排水井排到地面或由排水坑道直接流出地面,由于降水井泥水汇聚,容易导致水泵阻塞,影响降水效率;此外,在施工完毕后,还需要封堵降水井,导致施工成本较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降水用混凝土体支护系统,能够代替降水井集水,降水效率高,施工成本低,保证了基坑无水施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降水用混凝土体支护系统,以至少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强度降水用混凝土体支护系统,包括由多个桩体依次拼接成圈的支护结构,每个桩体沿其轴向方向形成有内孔,在其中一些桩体的内侧形成有渗水孔,在其中另一些桩体的外侧形成有渗水孔,所述渗水孔连通内孔和外界,以使支护结构的内外侧都能够通过渗水孔向内孔中渗水。
使用时,将支护系统设置在基坑周圈,在北方,雨水少,地下水位较低,渗水孔可设置在桩体中下部(桩体下段)位置较好,渗水孔的设置可以将支护结构内外侧的水收集至内孔中,再通过设于桩体内孔中的潜水泵将内孔中的水排出即可,如此可避免基坑内积水。在南方,雨水多,地下水位较高,渗水孔设置在桩体中部较好,需要说明的是,渗水孔的位置可根据建筑施工地方的水位情况具体适应设置。其中,设置有渗水孔的桩体个数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可以在部分桩体内侧设置渗水孔,另一部分桩体外侧设置渗水孔,还可以有部分桩体不设置渗水孔。内外渗水孔可以间隔设置,间隔个数不一,根据需要设置即可。
可选的,相邻两个桩体之间形成有拼接缝;
每个桩体上还设有注浆通道,所述注浆通道的顶部设有注浆口、底部密封设置,所述注浆通道的侧部设有将注浆通道与拼接缝连通的导通孔。
如此设置,可以较好的实现拼接缝填充密封,相比较传统的从顶部向拼接缝强注的方式来说,本申请的注浆方式,不易产生桨体浪费,注浆轻松,缝隙填充效果好。
可选的,所述注浆通道由设于桩体内的PVC注浆管形成。
可选的,相邻两个桩体中,其中一个桩体的拼接处设有凸台,另一个桩体的拼接处设有与凸台配合的凹槽。如此设置便于两个桩体快速准确拼接。
可选的,每个桩体包括钢筋笼和混凝土,所述钢筋笼包括环筋笼,所述环筋笼上轴向固接有多个钢筋,所述PVC注浆管固接于其中两个钢筋之间,如此设置,桩体强度有保证,且PVC注浆管一起设置,便于其固定后浇筑混凝土,避免歪斜。
可选的,所述钢筋还包括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抗压和抗弯性能都能够保证,非预应力钢筋和预应力钢筋间隔分布效果较好。
可选的,所述支护系统还包括连接梁,所述连接梁的底部设有能够与其中一些桩体配合安装的定位部,所述连接梁上还设有能够与另一些桩体的内孔配合的取水孔。如此设置,可将支护结构加固。
可选的,对应取水孔的桩体上开设有渗水孔,便于集水导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钜力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钜砼建筑工业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钜力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钜砼建筑工业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836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