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混合芳烃制备丙烯的提升管回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84580.9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75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沈秋云;刘丰敏;聂万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美福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11/16 | 分类号: | C10G11/16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侯兰玉 |
地址: | 3142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混合 芳烃 制备 丙烯 提升 管回炼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混合芳烃制备丙烯的提升管回炼装置,包括提升管反应器、沉降器、汽提器和再生器;提升管反应器下端设置有提升蒸汽入口;沉降器内设有第一旋风分离器、第二旋风分离器、第一集气室、密封板和汽提器,提升管反应器上端伸入沉降器后与第一旋风分离器入口连接,第一旋风分离器上端与第二旋风分离器连接,第二旋风分离器上端与第一集气室连通,第一集气室与油气出口管线连接,密封板位于沉降器内下部,汽提器位于沉降器内底部;沉降器的底部连接待生斜管的一端,待生斜管的另一端与再生器的侧壁连接,再生器的底部与提升管反应器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降低焦炭和干气产率、多产丙烯等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升管反应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混合芳烃制备丙烯的提升管回炼装置,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丙烯是三大合成材料的基本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丙烯、丙烯腈、异丙醇、丙酮和环氧丙烷等,用以生产多种重要有机化工原料、生成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及多种精细化学品等,丙烯属于非常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目前全球丙烯供需关系边际收紧。2012年-2017年全球丙烯整体产能增速稍快于需求增速,供需关系边际持续收紧,2019-2021年全球丙烯年均新增产能421.6万吨/年,需求年均新增510万吨/年,年均产能增量少于需求增量88.34万吨/年,全球丙烯供需关系边际变紧。根据《2020-2026年中国氯丙烯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市场发展前景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丙烯产能为3137万吨/年,产量达到2596万吨,开工率为82.8%;进口量为310万吨,表观消费量为2906万吨,叠加聚丙烯、环氧丙烷、丙烯腈、丙烯酸和辛醇折合进口量378万吨,得到当量消费量3284万吨。一般情况下丙烯与GDP增长同步,预计2018-2020年丙烯需求增速为6%、6%、6%,到2020年国内需求可达3802万吨。可以得出2018-2020年的开工率为84.3%、79.7%、81.1%,略有下滑。国内丙烯基本没有出口,进口主要来自日韩。
丙烯新增产能主要在中国,预计2018-2020年全球丙烯新产能投放超过1400万吨,其中大部分在亚太地区。从工艺来看,传统的蒸汽裂解和催化裂化仍为丙烯主要来源,占比达60%。催化裂化是石油炼制过程之一,是在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使重质油发生裂化反应,转变为裂化气、汽油和柴油等的过程,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是炼油工业中最重要的二次加工装置之一,其目的是提高原油加工深度和产品质量,增加轻质油产量,近年来,随着催化裂化反应原料的变重,催化裂化反应深度的不断增加,干气和焦炭产率增加,造成轻质油收率下降。申请人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催化裂化烃类,稳定性较差,十六烷值低,不能直接作为产品销售,如果进行回炼,会部分生成高附加值的丙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现有混合芳烃回炼丙烯时焦炭产率高、丙烯产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混合芳烃制备丙烯的提升管回炼装置,该提升管回炼装置能够降低焦炭和干气产率,且采用多产丙烯专用催化剂,增加目标产物丙烯的产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混合芳烃制备丙烯的提升管回炼装置,包括提升管反应器、沉降器、汽提器和再生器;所述提升管反应器的下端设置有提升蒸汽入口,提升管反应器的上端伸入沉降器内部;所述沉降器内设置有第一旋风分离器、第二旋风分离器、第一集气室、密封板和汽提器,提升管反应器的上端伸入沉降器后与所述第一旋风分离器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旋风分离器上端的排气管与所述第二旋风分离器的入口连接,第二旋风分离器的上端出口与沉降器内上端的第一集气室连通,所述第一集气室的顶端与油气出口管线连接,所述密封板位于沉降器内下部,且上述第一旋风分离器和第二旋风分离器的料腿出口伸出到密封板下方,所述汽提器位于沉降器内底部;所述沉降器的底部连接待生斜管的一端,所述待生斜管的另一端与再生器的侧壁连接,所述再生器的底部与提升管反应器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美福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浙江美福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845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