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波形索超弹性自复位减震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84914.2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58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袁万城;贺金海;党新志;杨肖;钟海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叶凤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形 弹性 复位 减震 支座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波形索超弹性自复位减震支座,包括支座本体、拉索、复位装置、锚固装置等;支座本体为减震支座提供竖向承载力、转动能力,其包括上座板、下座板;上座板、下座板之间采用拉索连接,上座板内设置若干槽道,拉索穿过槽道与固定在下座板上的锚固装置连接,锚固装置内置缓冲弹簧,拉索支座本体弹性伸缩伸展复位;槽道内拉索设置一定长度的波形段,波形段拉索两侧布置复位装置,当支座发生位移时,波形段拉索具备大变形能力,复位装置通过拉索为支座提供超弹性复位力。本申请解决了减震支座的大位移需求,并在有限的支座空间范围内为支座提供了缓冲、限位和复位力,使减震支座具备良好的自复位、缓冲、耗能与限位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土木工程、抗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波形索减震弹簧机构。
背景技术
工程技术中,支座是十分重要的支撑构件,尤其是桥梁工程中,支座广泛的应用于上下部结构之间。在高烈度地震区,采用支座进行减隔震设计是保证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手段,震害调查以及相关研究表明,为了控制震后结构的残余位移,提高结构的可恢复能力,降低地震灾害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减隔震支座应当具备大位移适应能力、自复位能力、耗能缓冲能力以及良好的限位能力。
然而,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球钢支座与盆式橡胶支座由于竖向承载力高、支座性能稳定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地震作用下可通过摩擦消耗地震能量,但是这种支座缺乏位移约束装置和自复位力,地震残余位移大,容易发生落梁。对于橡胶类支座,如铅芯橡胶支座、高阻尼橡胶支座存在环境污染大、耐久性差以及环境适应性不强等问题;板式橡胶支座在地震作用下支座容易发生整体滑动,缺乏合理限位装置导致支座位移的不可控,容易发生落梁。双曲面(摩擦摆)支座具有较好的自复位能力与摩擦耗能能力,但是支座发生水平位移时会产生附加竖向位移,结构受力不利,且缺乏合理的竖向、水平位移约束措施。
另一方面,为提高支座自复位力,现有的解决方式一般直接设置复位弹簧,由于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变形率有限,为了保证支座具备可观的复位力,并满足支座的大位移需求,需要增大弹簧的尺寸或者预留初始间隙。对于增大弹簧尺寸的方案,由于支座设置空间的制约,缺乏实际可行性,且工程造价高;对于预留初始间隙的方案,支座在一定位移范围内存在自复位力缺失的问题,且存在刚度突变的撞击问题。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减隔震支座,具备大位移适应能力、自复位能力、三向位移约束能力以及良好的耗能缓冲能力。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波形索超弹性自复位减震支座,在保证减震支座具备大位移适应能力的同时,能有效提供支座三向复位力,限制支座位移,使减震支座具有良好的自复位、耗能、缓冲与限位性能。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波形索超弹性自复位减震支座,包括支座本体、锚固装置,支座本体包括上座板(1)、下座板(2)、平面摩擦副(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装置(8)、拉索 (9);上座板(1)、下座板(2)之间采用拉索(9)连接,上座板(1)中开设有若干沿水平方向的槽道,拉索(9)穿过槽道与固定在下座板(2)上的锚固装置连接;所述槽道内,拉索(9)设置一定长度的波形段,拉索(9)波形段两侧的波峰、波谷位置处设置若干复位装置(8),两者相互匹配并联,拉索(9)可相对复位装置(8)发生滑动;拉索(9) 两端分别伸出通长槽道后各自转向并通过锚固装置与下座板(2)连接,并对应于每个槽道两端的外侧位置,在上座板(1)下缘还安装有导向块(16);支座设置限位拉索 (9),拉索(9)设置一定的波形段,波形段并联匹配复位装置(8),支座发生位移时,拉索(9)两端位移增大,拉索(9)由波形逐渐受拉成直线状,该过程中,复位装置(8) 协同拉索(9)发生变形,拉索(9)由波形段设定的几何变形来适应支座的大位移,并将这种变形分解到若干复位装置(8)上,而拉索(9)受拉为支座提供复位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849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产品脱模机构
- 下一篇:固定板材结构件及板材安装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