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收塔的烟道防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86683.9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32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贾荣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荣斌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3/14;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法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6 | 代理人: | 刘敦枫 |
地址: | 44100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收塔 烟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收塔的烟道防堵装置,包括烟道管道和导流装置:所述烟道管道,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气烟道、加压除尘仓烟道、转向烟道、扩散阻尘仓烟道和入口管道;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加压除尘仓及尖劈障碍物、扩散阻尘仓,所述加压除尘仓设置在加压除尘仓烟道内,所述扩散阻尘仓设置在扩散阻尘仓烟道内;所述加压除尘仓,包括加压除尘仓的仓体,所述加压除尘仓的仓体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上半部为圆柱形仓,其下半部为倒置锥形圆台形的储灰区,所述加压除尘仓的最下端为排灰口;所述入口管道水平夹角为5度‑45度;所述扩散阻尘仓烟道内安装有阻尘板,所述阻尘板的水平夹角大于入口管道的水平夹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脱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吸收塔的烟道防堵装置。
背景技术
湿法烟气脱硫环保技术(FGD)因其脱硫率高、煤质适用面宽、工艺技术成熟、稳定运转周期长、负荷变动影响小、烟气处理能力大等特点,成为国内外火电厂烟气脱硫的主导工艺技术。由于二氧化硫参加的化学反应应为极快反应,而吸收塔结构简单,工艺成熟可靠,能满足气相为连续相、湍流程度高、相界面较大的二氧化硫吸收的极快反应被广泛地应用于各大、中型火电厂以及中小型低硫烟气治理。
然而,湿法脱硫系统运行过程中,结垢为常见问题,包括吸收塔、氧化槽、管道、喷嘴、除雾器结垢,而一旦出现结垢现象又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整个系统将会因为结垢导致压损增大、设备堵塞甚至停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收塔的烟道防堵装置,包括烟道管道和导流装置:
一种吸收塔的烟道防堵装置,包括烟道管道和导流装置,所述烟道管道,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气烟道、加压除尘仓烟道、转向烟道、扩散阻尘仓烟道和入口管道;
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加压除尘仓及尖劈障碍物、扩散阻尘仓,所述加压除尘仓设置在加压除尘仓烟道内,所述扩散阻尘仓设置在扩散阻尘仓烟道内;
所述加压除尘仓,包括加压除尘仓的仓体,所述加压除尘仓的仓体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上半部为圆柱形仓,其下半部为倒置锥形圆台形的储灰区,所述加压除尘仓的最下端为排灰口;
所述入口管道水平夹角为5度-45度;
所述扩散阻尘仓烟道内安装有阻尘板,所述阻尘板的水平夹角大于入口管道的水平夹角;
所述转向烟道内设置轴向排列的多块导流板;
所述尖劈障碍物,位于加压除尘仓烟道与进气烟道的连接处;
所述入口管道水平夹角为11度-17度;
所述扩散阻尘仓烟道下部设置有接灰盆,用于收集阻尘板上的灰尘并通过底部出灰口排出;
所述吸收塔使用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
所述入口管道出气端在脱硫塔浆液池的液面以上;
所述入口管道内的烟尘质量浓度小于30毫克/立方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烟气90弯管结构转向并由导流板均匀分布,进一步在扩散阻尘仓烟道及阻尘板作用下降低外侧烟气流速,通过采用Fluent软件对脱硫塔入口烟道中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调节入口管道水平角度范围,改善吸收塔烟气入口烟道流场的均匀性,避免了烟气入口烟道处常见的卷吸和回流现象,能显著降低烟气入口处结垢现象的出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荣斌,未经贾荣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866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湿法脱硫喷淋塔的入口烟道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圆管铝合金焊接用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