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室废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86794.X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69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吴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凯越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01000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室 废水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验室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无机废水处理单元、有机废水处理单元和混合废水处理单元,无机废水处理单元与活性炭吸附池1连接,活性炭吸附池1还与调节池1连接,有机废水处理单元与活性炭吸附池2连接,活性炭吸附池2还与调节池2连接,调节池1和调节池2均与混合废水处理单元连接,混合废水处理单元与流化床反应器连接,流化床反应器与生态池连接,流化床反应器与生态池之间还连接有回流管,生态池与MBR池连接。该种实验室废水处理系统,使用活性炭对进水进行吸附,可大幅度降低实验室废水污染物浓度;生态池与流化床反应器之间联通,是一种适用于实验室废水量少、间断性强的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室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日趋加剧的水污染,已对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成为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据世界权威机构调查,在发展中国家,各类疾病有80%是因为饮用了不卫生的水而传播的,每年因饮用不卫生水至少造成全球2000万人死亡,因此,水污染被称作世界头号杀手。
实验室废水主要来自各科研单位实验研究室和高等院校的科研和教学实验室。实验室废水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质:量少、间断性强、高危害及成分复杂多变。根据废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的种类,可以将实验室废水分为实验室无机废水和有机废水两大类。无机废水中主要含有重金属、重金属络合物、酸碱、氰化物、硫化物、卤素离子以及其他无机离子等;有机废水含有常用的有机溶剂、有机酸、醚类、多氯联苯、有机磷化合物、酚类、石油类、油脂类物质。相比而言, 有机废水比无机废水污染的范围更广,带来的危害更严重。不同的废水由于污染物组成不同,处理方法和程度也不相同。实验室废水直接排放对人们的生活用水和居住环境势必造成污染,寻找一种经济、高效、节能、环保、适用的实验室废水处理工艺已经刻不容缓。
因此,亟需一种用于处理效果好,且操作简单的新型医实验室废水处理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室废水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验室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无机废水处理单元、有机废水处理单元和混合废水处理单元,所述无机废水处理单元与活性炭吸附池1连接,所述活性炭吸附池1还与调节池1连接,所述有机废水处理单元与活性炭吸附池2连接,所述活性炭吸附池2还与调节池2连接,所述调节池1和调节池2均与混合废水处理单元连接,所述混合废水处理单元与流化床反应器连接,所述流化床反应器与生态池连接,所述流化床反应器与生态池之间还连接有回流管,所述生态池与MBR池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活性炭吸附池1和活性炭吸附池2均为混凝沉淀池,活性炭为粉状活性炭。在混凝剂的作用下,使废水中的胶体和细微悬浮物凝聚成絮凝体,然后抄予以分离除去的水处理法。混凝澄清法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它既可以降知低原水的浊度、色度等水质的感观道指标,又可以去除多种有毒有害污染物。
优选的,所述的调节池1和调节池2的上方均设有投料口、酸液罐和碱液罐。投料口用于投加絮凝剂;酸液罐的出液口通过管道和电磁阀与调节池的内腔相连通,酸液罐中储存酸;碱液罐的出液口通过管道和电磁阀与调节池的内腔相连通,碱液罐中储存碱液。
优选的,所述的混合废水与调节池1和调节池2之间设有流量阀,用于调节无机废水和有机废水的混合比例。
优选的,所述的流化床反应器内部填料为立体空心填料,填料为中空结构。填料内部为厌氧菌提供生产条件,产生反硝化脱氮作;填料外部为好氧菌提供生产条件,去除有机物,整个处理过程中同时存在硝化与反硝化过程。
优选的,所述的MBR池所用膜为浸没式帘式膜,并且MBR池设有液位控制位。
优选的,所述的实验室废水处理系统进水动力为水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凯越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凯越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867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元件引脚的绝缘管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间歇印刷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