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避震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87801.8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85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欣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欣怡 |
主分类号: | B62K25/04 | 分类号: | B62K25/04;B60G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李岩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大***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用避震器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避震器结构,其包含:一阻尼筒、一缓冲弹簧以及一气垫组,该避震器通过阻尼筒以及缓冲弹簧具有基本的减压避震效果,且该阻尼筒以及该缓冲弹簧上方更设有一该气垫组,该气垫组通过气体填充及释压让气垫体缩小、膨胀,进而让缓冲弹簧的回弹行程能够再通过气垫组的压力调节具有伸缩效果,令车辆可视行驶路段的状况或是驾驶人需求而调整改变该缓冲弹簧的行程,有助于提升该避震器的软硬调变的方便性,并通过气垫组的缓冲减震效果确保车辆行驶的舒适度,具有实用性的增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避震器,尤指一种车用避震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避震器,其以一避震筒、一弹性体及一避震上座依序结合而成,主要通过避震筒以及弹性体达到稳定车身以及减压避震的效果,然而该现有的避震器,多数无法调整使用的长度,只能通过避震上座压缩弹性体降低回弹行程,同时让车辆底盘得以较为接近地面,以换来车辆较好的操控性,但如此一来,却也造成避震器的避震行程缩短,减压避震的效果降低,导致车辆遇不平路面时反馈力道加大而增加乘坐的不适感,牺牲避震器原有的避震效果,缺乏舒适性。因此,现有避震器实有尚待改进之处。
有鉴于此,本创作人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失,提供一种车用避震器结构。
上述结构包含:一阻尼筒、一缓冲弹簧以及一气垫组,该阻尼筒的外径设一螺纹段,该螺纹段能够调整地螺设一环座,且该阻尼筒的顶端中央处设有相对该阻尼筒起压缩作用的一轴杆,该轴杆的顶端更延伸设一螺杆;该缓冲弹簧穿套于该阻尼筒外,并叠靠该环座的上方;该气垫组穿套组设于该阻尼筒的轴杆,并往下叠设于该缓冲弹簧的顶端,再由该螺杆锁设一帽盖,用于下压限制该气垫组,该气垫组具有一气垫体以及组设于该气垫体的上、下端部的一上承座以及一下承座,该气垫体为中空,具有一气室,以及位于该气垫体的上、下端部与该气室相通的一上开口以及一下开口,该上开口的外周缘设一卡嵌部,该下开口在该气室的内部翻折形成一缓冲部,在该下开口的外周缘设一卡接部,该上承座的外周缘设一嵌接部与该气垫体的卡嵌部结合固定,且中央处设一轴套孔,下承座的顶端外周缘设一卡合环槽与该气垫体的卡接部结合固定,而该下承座的底端外周缘则设一限位环槽叠靠限制于该缓冲弹簧的顶端,且下承座的中央处设一轴穿孔,又该下承座设一充气孔道,该充气孔道导通该气垫体的气室,用以进行气垫体的充气、泄气。
较佳地,该上承座的底部中央处设一凸部,并贯穿该凸部设一该轴套孔,该轴套孔的内径设一环槽,并配合容设一O形环,该帽盖通过该螺杆并叠设于该上承座,该螺杆锁设一螺帽,达到对帽盖的限制定位的作用。
较佳地,该下承座的上、下端部以该轴穿孔为中心设一上凹槽以及一下凹槽,该上凹槽的内径大于该上承座的凸部外径,该下凹槽的内径大于该阻尼筒的外径。
较佳地,该下承座的轴穿孔的内径设一环槽,并配合容设一O形环。
较佳地,该下承座的底端的限位环槽的外径更设有一垫片。
本实用新型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本实用新型的避震器通过阻尼筒以及缓冲弹簧具有基本的减压避震效果,且该阻尼筒以及该缓冲弹簧的上方更设有一该气垫组,该气垫组通过气体填充及释压让气垫体缩小、膨胀,进而让缓冲弹簧的回弹行程可再通过气垫组的压力调节具有伸缩效果,令车辆可视行驶路段的状况或是驾驶人需求而调整改变该缓冲弹簧的行程,有助于提升该避震器的软硬调变的方便性,并通过气垫组的缓冲减震效果确保车辆行驶的舒适度,具有实用性的增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垫体未充气状态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欣怡,未经陈欣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878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单臂式洗碗机喷淋装置
- 下一篇:炼钢转炉深度余热回收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