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纤适配器以及光纤连接器之间极性连接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87867.7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31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思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红建圣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杜阳阳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淡水***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适配器 以及 连接器 之间 极性 连接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光纤适配器,包含一对第一极性接收结构、一对第二极性接收结构、一对中间结构,以及对应于第一极性接收结构及中间结构的一对第二极性接收结构。当将第一光纤连接器插入适配器的第一位置,且第二光纤连接器插入适配器的相对位置,第一极性接收结构及第二光纤极性接收结构之间建立了第一极性连接光纤连接。当光纤连接器移除并旋转180度后重新插入适配器的第二位置时,第一极性接收结构及第二光纤极性接收结构之间建立了第二极性连接光纤连接。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通过一光纤适配器提供光纤连接器之间极性连接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适配器,特别是指一种利用光学连接的光纤适配器以及光纤连接器之间极性连接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云用户不断增长的运算需求,产生了大量来自人工智能物联网设备等边缘运算设备的数据,并使5G网络的初期服务、超大规模架构、主机代管架构和就地部署架构快速地发展,而随着对依赖于边缘数据中心服务需求的提高,创建了与最终用户或设备更近的新数据中心。
对于数据中心而言,无论是新建的还是由网络升级的,都需要正确的电缆基础结构才能在数据中心内成功交付应用程序。布线基础设施必须可靠、易于安装、模块化、具有可调变性的,且能够适应变化并可具有扩展性,以支持数据中心的扩张。通常而言,电缆基础结构将数据中心中的流量模式端点和中间点连接到路由器、互连交换机、存取交换机、服务器、SAN交换机及储存器。在数据中心使用的电缆类型中,可符合支持协议标准的高速网络接口和高数据速率的电缆类型为光纤电缆。
通常在安装光缆时,作为预连接器的光缆可利用卡扣型态的连接器,以机械连接的方式在对准芯光纤后彼此连接,以实现有效的光传输,其中,所述的连接器由电缆、套圈、连接器主体和耦合件组成。在常见的Lucent连接器(LC)、方形连接器(SC)及MPO连接器的光纤电缆连接器中,以LC双工光纤连接器为例,其具有一对的多模光纤(MMF)或一对的单模光纤(SMF)光纤连接器,且所述的一对光纤连接器各在光纤的两端,以相反的两个方向发送数据,举例来说,LC双工光纤连接器上的发送信号(Tx)端口和接收器(Rx)端口必须始终分别地连接到相应LC双工光纤连接器上的接收器(Rx)端口和发送信号(Tx)端口。而所谓的极性指的是光信号通过光纤的方向,举例来说,在应用于单通道收发器(例如10G或25GSFP)或波长多工器(例如CWDM4, SWDM4或BiDi)时,LC双工光纤连接器可设置在同一对光纤上,并利用LC 双工光纤适配器来连接。
LC双工光纤适配器连接并对准于LC双工光纤电缆的两个连接器,光纤连接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每个光纤芯线都精确的对准,而对齐的方式受到每个连接器中的插芯和每个适配器中的对齐端口的影响,两个连接器插芯分别装在适配器端口大约中点的位置。
随着新数据中心的建立和现有数据中心的升级,安装过程中光纤电缆的未对准和/或交叉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在许多情况下,数据中心具有多个连接的适配器和电缆段,且所使用的连接器的极性在部署期间往往不仅改变一次,甚至是会有多次的变化,但如果有切换极性的需求时,连接器通常需要重新连接,然而,此人为手动的过程不但很耗时,还增加了人为错误的风险,且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特殊的工具才能完成。不正确的连接会导致光纤芯无法精准地对准,导致信号降级、设备损坏或信号无法传输,同时,多次改变电缆极性是必须通过人为手动方式来调整连接器,也因此更进一步增加了光纤芯线对准不正确的风险。另外,由于电缆极性多次更改,安装人员必须仔细检查适配器的两端以确保所需的极性连接,这样的操作则将更进一步延长了安装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纤适配器及一种通过一光纤适变器提供光纤连接器之间极性连接的系统及一种通过光纤适配器以转换光纤连接器之间的极性的方法。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光纤适配器,在一实施例中,包含外壳、连接埠、反转极性连接器开口和极性连接器开口。反转极性连接器开口及极性连接器开口设置于外壳内,且反转极性连接器开口及极性连接器开口设置于相对的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红建圣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红建圣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878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节能型蒸汽发生器
- 下一篇:一种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气举反循环钻井系统